《窃听风暴》观后感 作者:wenjunq


 

   窃听风暴》观后感


     较早前贩子兄就推荐了这部影片:《窃听风暴》,只是因为忙,兼之网络本事极其有限,弄过几次都没法完整地观看,于是作罢。直至今晚有儿子帮忙才得以观赏到清晰、完整地网络版的影片。总的感觉是,整个中国作协之全部产品,加起来也抵不上这部剧本的一个角落。为什么?因为这部影片给人以人格的震撼,而中国作协浩如烟海的那些文字几乎没有人格的立足之地。
    
     网上介绍了这部影片无论在德国抑或欧洲电影界,都获得2006最高奖项,德国人用它挺进好莱坞外语片大奖,我想,是有充分信心的。相形之下,中国那些电影鼠辈扛着《黄金甲》、《无极》之类无聊影片去跟人家“论剑”,用“无自知之明”形容怕嫌不足,得用“无知耻之心”去描述可能更恰当。平心而论,老谋子早期电影如《秋菊打官司》,多少还有那么点人性色彩,尽管它也得拖上个“清官情结”之尾巴。往后,就越来越没思想,搞起“复兴无聊”来,还自我解嘲说外国人喜欢。以《窃听风暴》为例,逆推过去,我们不难发现,外国人更喜欢思想深度而不是无聊打斗。
    
     这部影片直译过来称《别人的生活》,它描写一位退役当了教授的原东德国安局上尉特工又被招回,重操其窃听旧业,为的是揪住“反动作家”的尾巴,将他们“绳之以法”。然而,就是在这些被窃听的“别人的生活”琐事中,这位职业冷峻、代号“HGW XX/7”的老牌特工良知复萌,不惜冒着生命危险干出了隐瞒甚至藏匿“罪证”的叛逆举动,却毫无功利邪念。影片最后一个镜头令我战栗:“HGW XX/7”暗中成全了诗人、剧作家奥格曼的叛逆事业,却牺牲了自己优厚的生活待遇与职业前程,即使在柏林墙倒塌之后,也只是默默无闻地以最底层邮递员职业谋生。当他无意中发现奥格曼新作是述说自己的故事时,禁不住买下一本,极平淡地告诉卖书人:“这是送给我自己的。”特写的眼神略显欣慰与自豪,一种成功捍卫自我人格的自豪,就像一把利剑,直刺我的心灵深处,使之冒出冷汗,我会有这样的自豪感吗?简直不敢再想下去。
    
     奥格曼对文化部长有一句答词:“人是听从自己的良知的。”极精辟,只有对人性的追求才可能具有良知,而只有听从自己的良知才会具有人格。整部影片里我们可以看见曾经熟悉的生活,中国作家们也曾以不同层次揭示过类似的压迫与灾难,然而以人格的尊严描写生活,至少在那些受到追捧的作品中没有见到过。《窃听风暴》的作者向我们揭示了一个真谛:那些国家至上者或主义至上者,从人格的层面上解剖,都不过是些市侩而已。无论他们受到国家还是主义的驱使,都无一例外地把自己的良知拿去喂狗了。其洁身自好者也许会兢兢业业为权力效劳;其灵魂卑污者利用权力为欲望的满足服务。而其他软弱者,则只能逆来顺受不惜蹂躏自己。总之,良知也好,人格也好,都不见了。当一个社会如果不能为人们捍卫自己的人格提供条件时,这个社会无可避免地将陷于邪恶。
    
     如此之多的震撼作品出自德国,无论是对纳粹时代还是东德时代,所有的震撼都来自对于人格的呼唤。那是德意志民族自我反思的结果。看来,说我们中华民族是世界上最伟大的民族应该不假,这个文化里根本容不下反思之地位,一贯地自吹自擂,一贯地总是有理,每一个新朝廷登基,必须给前朝无限度泼粪,以反衬本朝圣明。就说“引蛇出洞”吧,非但没有谁为此向罹难者道歉,反倒硬说方向正确,错误只在于“扩大化”,新版或中国版《皇帝的新衣》。直至今日仍属探讨禁区,在这样一个思想沙漠里,指望文艺人写出稍有深度的作品,无异于缘木求鱼。于是大家关门搞笑。改革开放以来,先是相声,接着小品,舞台越来越光鲜、内容越来越俗气的演唱会,辫子甩不完的电视剧,谁最无聊谁最火,堂堂CCTV成了无聊大本营。只能如此。
    
     在《窃听风暴》的末尾,那位失去地位的文化部长似乎解嘲地对奥格曼说,那时我们是限制了你们的自由,可是却给你们提供了丰富的写作素材。现在呢?你们可以自由创作了,可素材却没有了。《窃听风暴》本身算是对他的回答,德意志文化在世界文化园里又添一笔浓墨重彩。但若说提供素材,举世无双应该属中国最丰富,且不说抗日战争那个时代,毛登基以后,一场接着一场运动,吹牛比赛之大跃进,疯狂至极的文革,堪称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素材宝库。然而文化呢?乐此不疲地堕落。鲁迅说:“思想不深的处所,怎么会产出大的文学和大的艺术来呢?仅盛着一二分深的泥土的花盆里,不是不会有开出又大又美的花的道理的么?”

 

                                                                                 2007.2.15

 


华夏知青网不是赢利性的网站,所刊载作品只作网友交流之用
引用时请注明作者和出处,有版权问题请与版主联系
华夏知青网:http://www.hxzq.net/
华夏知青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