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青上山下乡40周年,我们纪念什么 作者:wmy


这篇文本想发表在我的新浪博客上,但刚发上不久就被删除了,现把它发在这里,,希望能引起网友们、特别是有过知青经历的网友的思考和讨论。
                                                                                                               
     随着2008年的终结,遍及全国的纪念知青上山下乡40周年活动也落下了帷幕。

     2008年12月22日,我参加了沈阳的《与共和国同行沈阳知青40年再聚首》主题汇演活动。活动的海报上写着:“为纪念毛泽东主席在1968年12月22日发出的‘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讲话发表40周年”,“在沈阳文化宫联合举办‘中国知青日.沈阳知青文化节’主题汇演活动”。如果我理解得不错的话,1968年的12月22日,毛主席指示发表的日子成为了“中国知青日”,成为了“知青文化节”。我对这种纪念方式并不十分认同。这个“中国知青日”、“知青文化节”是谁定的?据我所知,这不是官方的意思,因为早在进入2008年、预料到知青会搞40周年纪念活动的时候,“上面”已经就宣传口径统一定了调子:既不提倡,也不阻止(大意)。当然,这并不妨碍各地的纪念活动搞得有声有色,但是这些活动最多只能在电视节目中作一般报道,却上不了当地电视台的主播新闻。

    由此我在想,为什么会定这样的调子?大概是现今当权的领导有着他们的苦衷吧?毛泽东说,“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很有必要。”邓小平则对上山下乡运动作了“我们花了三百亿,买了三个不满意:知青不满意,家长不满意,农民也不满意。”的结论。所以让现今的领导来作结论有些勉为其难,至少也是为时尚早吧。

    如果这个“日”或“节”是知青自己定的,不知是哪些人定的?他们是否能代表了知青的大多数?它涉及到一个问题:我们这些过来人——当年的知情,如何来评价知青上山下乡这段历史?我想,1700多万的知青也难有一个统一的结论。恐怕象我这样不认同把1968年的12月22日定为“中国知青日”、“知青文化节”的也大有人在。

    以下谈谈我个人的看法。

    其实,知青上山下乡并非始自1968年。早在1958年,高小毕业的农村青年邢燕子,就抱着“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贡献自己的力量”的理想回乡务农了。1960年,她的事迹被《人民日报》刊登,她成为全国家喻户晓的人物。1962年,城市姑娘候隽响应党中央提出“大办农业”的号召,到农村插队,成为一代城市知青在农村“扎根”的代表,产生极大影响。此后又有品学兼优的学生党员董加耕立志放弃升大学,回乡务农,他的事迹被《人民日报》等相继报道,他的豪言壮语“身居茅屋,眼看全球,脚踩污泥,心怀天下”成为传遍全国的名言。董加耕的成长事迹,对1964年达到高潮的全国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确实起到了预期的推动作用,当年南京市就有72名应届毕业生在他榜样的感召下,自愿放弃高考,到苏北农村插队务农,而被称为“72贤人”。我就读的沈阳某中学也有一些应届毕业生报名到山海关附近的前所果园农场插队。我当时深受宣传的感染,想立即奔赴农村,被妈妈和学校以“毕业后再去不迟”的理由拦下,没有去成。

    我认为,邢燕子、候隽、董加耕等虽然也应该称为知青,1964年的下乡高潮也可以说是一场知青上山下乡运动,但是他们的上山下乡和1968年开始的知青上山下乡运动是不应该相提并论的。他们是自愿选择了上山下乡的道路,他们去的是需要和欢迎他们的农村,他们用知识改变农村的落后面貌,他们的贡献也得到了地方乃至中央的肯定,实现了自我的理想和抱负。而1968年开始到1977年结束的的知青上山下乡运动,是在文革当中,按照毛主席“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的要求搞起来的知青运动。纪念上山下乡四十周年,指的就是这个时段。故而本文后面所涉及的知青上山下乡,专指1968年以后的这场运动。

    1968年,从初一到高三,没有特殊照顾,一律下乡,此后又陆续下了几届毕业生。他们中间当然也不乏真正想“扎根农村干一辈子”的邢燕子、候隽、董加耕式的人物,但是大多数不是自愿的选择,他们所去的许多地方按当时的生产方式是劳动力过剩的,接纳知青加重了农民的负担,那些农村并不真正欢迎知青的到来。当时的局面是:愿意的、不愿意的,有困难的、没困难的,1700万毕业生(有的根本没学到什么知识)都作为知青上山下乡了;需要的、不需要的,欢迎的、不欢迎的,全国广大的农村、农场都得接纳这些城里来的孩子。结果必然是鱼龙混杂,干得好的豪情万丈,无作为的情绪低落,遭迫害的怨气冲天(比如一些知青遭到了非人的待遇,有大批女知青遭凌辱、被强奸。根据辽宁、四川、吉林、安徽等24个省、市、区的不完全统计,1969年以来共发生迫害知青案件2.3万余起,其中,奸污女知青案约占70%,这就是说,被官方确认的这类案件就有大约1.6万起。尽管中央采取措施严惩了一批迫害知青的首恶分子,但是这在知青们心灵上留下的创伤和它的消极影响是难以磨灭的)。

    在刚下乡的时候,知青们是比较安心的,因为他们已经变成了农村户口,按当时的户口政策,城乡之间有着永远不能逾越的鸿沟,加之“扎根农村干一辈子革命”宣传口号,安心地扎根农村是他们唯一的道路。但是时隔一年多就开始有知青被抽调去军马场、煤矿等、后来又有被推荐上学的,这个口子一开,知青扎根的决心就动摇了,许多知青开始走各种门路以求摆脱农村。

    1978年11月,以云南一个女知青不幸猝死为导火索,引发了知青大返城风暴。十几万云南农场知青发动请愿、“万人签名运动”、继而罢工、卧轨、绝食、集体下跪,甚至有人在中央领导面前割腕自杀,他们的口号是“不回城,毋宁死!” 经过惊天动地的拼死抗争,他们的要求终于得到中央领导的重视和同意。1979年2月之后短短两三个月中,云南农场知青返城率高达百分之九十以上。至次年,仅余三千二百余人,不足原总数的百分之三。

  发端于云南国营农场的知青大返城风潮迅速冲击全国各大垦区。中央和各省市对知青政策网开一面,于是全国知青大返城的运动便在当年春夏之交达到高潮。至此,历时十年并造就整整一代知青的上山下乡运动终于宣告结束。

    今天,我们这些生活在城市的当年的知青,不能不感谢当年那些为了争取回城而苦苦抗争的知青大军。当然,我们也敬佩那些矢志不渝、至今还奋战在农业第一线的知青战友们,他们选择了留下,肯定已经不是由于什么浪潮的裹挟,而是自愿的选择,是因为在那里找到了他们的“用武之地”。

    那么,如何评价1968年开始的知青上山下乡运动?

    我认为那是一场错误的失败的运动,因为它大哄大翁地让1700万毕业生脱离了毕业深造的机会,造成了国家知识链条的断裂、10年的人才断档,同时由于后续工作跟不上,使相当多的知青在生活上和身心上遭到不同程度的伤害。

    有人说,知青上山下乡缓解了城市就业的压力,知青在农村受到了锻炼,我不否认在一定程度上它起到了这个作用。但是正置青春时期的热血青年在哪里都会受到锻炼,其中的一些人本来还可以发挥更大的作用,为国家做出更大的贡献,让这样的人去农村日复一日地重复简单劳动,是对人才的巨大浪费。至于城市就业的压力,是至今仍然存在的一个社会问题,1978年3月邓小平说:“要研究如何使城镇吸纳更多劳动力的问题,现在搞上山下乡,这种办法不是长期的办法。......我们的第一步应做到城市青年不下乡,然后再解决从农村吸收人的问题。”此后没有人再号召“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1979年雪崩似的知青返城也并没有造成城市的瘫垮,说明让那么多知青上山下乡,并非解决城市就业问题的有效途径。

    有人说,几亿农民世代生活在农村,他们的子女大多只能在农村务农,你们才去了几年就这么抱屈、难道他们就是应该应份的?我说中国多年来的户籍政策就是人为地制造了城乡之间的鸿沟,解决这个问题应该是取消户口“双轨制”,允许城乡人口自由流动,让农村的孩子公平地接受教育、参加高考,享受和城里人一样的待遇。更应该做的是通过发展经济、推进城市化,让更多的农民变成城市人口。当年把城市的人口驱赶到农村去来分散城市压力,农民是很不满意的。我下乡地方的农民就说:“我们这里本来就不缺劳动力,你们来了抢我们的活干,弄得分值更低了。”表明当时这种政策实在是一种“以邻为壑”的办法。

    还有一些知青朋友不愿否定知青上山下乡运动,我想他们一定是特别看重那些年里受到的锻炼和得到的人生感悟。这一点我和大家是相同的。我在农村那几年政治上是受压抑的,但这并不排斥我在那里也得到贫下中农的关怀,学会了农活,学会了精打细算过日子,我也有与贫下中农的友谊,也有和知青同学的爱情,日子也过得苦中有乐,也留下许多令我高兴和激动的回忆,如今,这些经历都变成了我的宝贵的精神财富;一些知青朋友在农村过得比我好,在战天斗地中发挥了更大的作用,值得怀念的东西更多,因而更不愿意抹杀这些。

   我觉得,肯定知青曾拥有过的真诚和理想、肯定我们当年的奋斗和收获,不等于要肯定上山下乡运动。就象我的一个朋友,文革中被打成“5.16反革命分子” ,他在服刑期间干车工活,十多年过去,平反出狱时定级为三级车工(而我们回城的知情得从学徒做起),难道他会为技术上的收获而感激十余年的冤狱生活吗?同理,否定知青上山下乡运动,不等于否定我们这些知青。当年的知青,大部分都是理想主义者,比较单纯,听党和毛主席的话,有着“以天下为己任”的责任感,毛主席一声令下,就满怀豪情地奔赴农村。那里我们度过了人生最宝贵的青春岁月,而青春的岁月是不能忘怀的。特别是象为灭火而牺牲的内蒙古锡林郭勒盟69名知青,类似的榜样在全国也有很多,他们用生命谱写了壮丽的青春之歌,永远被我们怀念。

     今天,我们纪念那段日子,也就是纪念我们这个1700人的整体,经历了那样一个特殊的年代,纪念我们逝去的青春。如果在上山下乡四十周年的时候,纪念毛泽东在1968年12月22日发出的‘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讲话发表40周年,就意味着肯定当年发动知青上山下乡运动是正确的,那么我们就无法回答下面的问题:既然毛主席指出的路是正确的,我们为什么要回城?为什么不再坚持我们当年发出的“扎根农村,干一辈子革命”誓言?为什么不能象愚公一样在农村子子孙孙奋斗下去?......

    老知青徐启荣在06年5月海南农垦知青回访联谊时,发表了自由体诗歌“知青情结---献给为海南农垦建设献出青春的知青”,引起了与会者的强烈共鸣。我想大概就是因为它代表了大多数人对知青运动的评价吧:

                   
                      今天如果让我们来总结这场运动,
                      我们说:
                      这是一次悲壮而失败的劳动力大迁移;
                      这是一代人的青春祭啊;
                      这是一次中国知识分子的“灵魂放逐”!
     我认为,我们纪念40周年,是我们“一代人的青春祭。”,而不是纪念什么最高指示发表40周年。


附:知青情结
          献给那些为海南农垦建设献出青春的知青
                                                                徐启荣
                      已经三十八年了,
                      “支边”“插队”、
                      “知识青年”、“上山下乡”,
                      这些词语逐渐淡出了人们的记忆。
                      但“历史不会忘记”,
                      曾有过这样一群人,
                      他们的名字叫“知青”。
                      他们曾以“舍身饲虎”般的虔诚,
                      在那个特殊的年代,
                      造就了自己特殊的经历。
                      他们又以自己的特殊经历,
                      给那年代留下了一段特殊的痕迹。
                      是否应该评价“上山下乡”的运动?
                      如何给这场运动一个说法?
                      或者干脆避而不谈,
                      就当它根本没有发生。
                      但它毕竟是一段真实的历史,
                      是一种客观的存在。
                      “上山下乡”运动,
                      曾牵动过千千万万个家庭,
                      一千七百多万知青,
                      就是这场运动的实践者。
                     这是一段苦涩的人生,
                      这是一代人的青春祭。
                      啊!海南岛,
                      我们永远的思念,
                      我们永远无法抹去的记忆。
                      五指山下,万泉河边,
                      那一座座胶林、一片片茶园,
                      哪一处没有我们洒下的汗水?
                      那一座座水库、一条条山道,
                      哪一处没有我们留下的足迹?
                      我们曾豪情万丈,
                      誓言让祖国的橡胶自给。
                      我们曾意气风发,
                      立志要扎根边疆,贡献毕生!
                      我们曾在这片土地,
                      辛勤耕耘;
                      我们曾在这片土地
                      传播文明;
                      我们的队伍中
                      有人永远地长眠于这片土地,
                      这里是我们永远的“精神家园”。
                      我们曾吸吮过海南大地的乳汁,
                      尽管这乳汁并非甘甜;
                      我们曾怀着基督徒般虔诚的信念,
                      尽管这信念可笑,幼稚。
                      啊!海南岛,
                      你真是一片神奇的土地,
                      爱你!恨你!思念你!
                      梦牵魂绕几十年,
                      多少回梦中又“下乡”,
                      醒来犹自泪沾衣……
                     面向苍天,我们发问:
                      我们将青春洒向大地,
                      我们又收获了什么?
                      田野又一层新绿,
                      哪里寻觅当年“改天换地”的痕迹?
                      今天,我痛心地看见:
                      我们栽种的胶树正在拔除,
                      我们建坝蓄水、开荒造田,
                      带来的却是水土的流失,生态的破坏……
                      曾与我们一起奋斗的农场工人,
                      仍然贫困。
                      他们的子女也不愿再为这片土地贡献青春。
                      当年我从城镇奔向田野,
                      今天,他们却从农场走向城市。
                      多有趣的轮廻,
                      多富哲理意味的现象!
                     人们没有理由去嘲笑,
                      我们曾拥有过的真诚;
                      人们没有理由去讽刺,
                      我们曾为之奋斗的理想。
                      我们曾有过青春的蹉砣,
                      我们曾有过理想的失落,
                      我们曾有过悲壮的牺牲,
                      但我们毕竟追求过,思索过,奋斗过……
                      特殊的经历,铸就了我们
                      奉献的情操,
                      诚实的品格。
                      都说:“当过知青的人最能吃苦”。
                      这话一点没错!
                      因为,
                     “苦难的经历,
                      本来就是一笔宝贵的财富”。
                     今天如果让我们来总结这场运动,
                      我们说:
                      这是一次悲壮而失败的劳动力大迁移;
                      这是一代人的青春祭啊;
                      这是一次中国知识分子的“灵魂放逐”!
                          2006年4月写于广州


    来源:http://blog.sina.com.cn/s/blog_4b3c2d000100c0n9.html


华夏知青网不是赢利性的网站,所刊载作品只作网友交流之用
引用时请注明作者和出处,有版权问题请与版主联系
华夏知青网:http://www.hxzq.net/
华夏知青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