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场电影趣忆(难忘插队岁月之三) 作者:张宏梁


 

难忘插队岁月之三: 


  乡场电影趣忆


    当年我插队乡间的时候,农村文化生活十分贫乏。60、70年代还没有电视,看电影也是难得的。哪个大场上放电影了,十里八村的人都会赶去看。片子往往是城里放过好多遍的,放映时片子上老是“下雨”(残损了)。银幕竖在学校操场上或乡间刚收割过庄稼的地里,对观众也不收票,有时甚至是一种政治任务,把放电影与开会相结合,先开会,再放电影。电影放映的费用是包场的单位缴的,再请放映员吃一顿简单的晚饭就行了(而且基本没陪客)。

假如是晚上七点多钟的电影,下午四五点钟便有小孩子在场上等了。有的用小凳子或大长凳占位置,一个人往往控制好几张,抢占他们认为最佳的观看地段。还有的甚至用两三块叠起来的砖块排队,砖块在,“主人”则逍遥游了。场上人逐渐多起来后,砖块的“主人”于是乎从容地找自己放的“砖块座”。那时候的人老实得有点憨,没有谁问一下:“这放两三块砖头也算占了一个位置么?”没有谁计较这种占位置的方法是否具有“法律效力”;也没有人挪动别人放的“砖块座”,更没有谁去考证脚下的“砖块座”是不是此人的。相互之间非常默契、信任。在贫困的日子里,人性中本真的东西似乎更多。

来的人太多了,逼得一部分人只好在银幕后面看,甚至隔着一条小河看相反的画面。影片中的人物本来是右手写字的,在正面观众看来,还是用右手写字,在银幕后面的观众看来则是用左手写字了(难怪大导演张艺谋回忆说,小时候就和小伙伴们争论过,毛主席究竟是用右手写字还是用左手写字);如果是戏曲片,从银幕后面看,上场门和下场门则全反了。最苦不过的是正面紧靠银幕处的人,高凳又不能坐,挡别人的视线,只有坐在地上或矮凳上,头仰七八十度的角,仿佛在等着天上掉下好吃的东西。

现在由于家庭电视、家庭影院的普及,到电影院看电影的人是很少了,除非是媒体上反复鼓吹过的大片能吸引不少人。到电影院里看电影的多是借地方谈恋爱的男男女女,搂搂抱抱、亲亲热热、摸摸弄弄已不鲜见。电影院里的管理人员看了也许暗暗高兴,因为这正是电影院还有生命力的一种标志。然而在当年放电影的乡场里,在忌讳性意识显露的年代,是绝对看不到男女公开搂抱、亲吻的。倘有人公开搂抱、亲吻,会立即被斥之为“流氓”。

那时候,看电影也有看电影的政治气氛。比如说,影片中出现地主欺压农民,把什么人打死了,观众“席”中就可能突然有人站起来,振臂高呼:“不忘阶级苦!”于是,全场的观众也跟着喊“不忘阶级苦!”带头高呼者接着又喊:“牢记血泪仇!(就像有些相声逗哏说了几个相同的句式后,捧哏学舌后接着云:我知道就这一句。)”全场的观众马上也跟着喊“牢记血泪仇!”影片已刷刷地过去许多镜头,观众只是用眼睛兼带着看。那时候,也没有人指责带头喊口号的人破坏艺术欣赏,说他有点“神经质”,相反认为他挺有阶级感情哩!

现在城里和农村仍然有不要收票的大场电影,但观众观看的情景已与昔日大不同了。人们基本是带着轻松、休闲的心理来观赏了。在家看电视看多了,到大场上看免费电影也别有一番滋味,正如车尔尼雪夫斯基说的,人们去看戏剧如同过节,有一种仪式效应。这里也带着公共交往的意味,因此,大场电影还不会消亡。有些城市在大场上放映水幕电影,更是别一番情趣了。

 


华夏知青网不是赢利性的网站,所刊载作品只作网友交流之用
引用时请注明作者和出处,有版权问题请与版主联系
华夏知青网:http://www.hxzq.net/
华夏知青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