涛声依旧:上山下乡四十年感怀 作者:许树铮搜集


 

  上山下乡四十年感怀

·涛声依旧·


    现在有一种论调,说是知青上山下乡青春没有荒废反而得到锤炼,没有上山下乡的锻炼就很难经得起后来的风风雨雨。我也是上山下乡的知青,就谈谈自己的感受...


    遨游在茫茫博海里一年余,没想到会遇上全国各地那么多的知青朋友,当看到一篇篇真实的回忆,一件件感人的故事时,那渐渐远去的知青情结又重新凝聚心头,当年那情景又一幕幕地展现在眼前......

今年是上山下乡运动四十周年,许多博友都以不同的方式来纪念这一运动。作为曾是知青之一的我,也很愿意写点什么,共同祭奠我们逝去的青春年华,对于四十年前曾经发生在华夏大地上那个“波澜壮阔”的运动,发表自己一点不成熟的感想。

知青,一个特殊年代的特殊产物,在历史长河中只是泛起一朵小小的浪花,在个人记忆中却留下永不磨灭的印象。当年,伟大领袖一句最高指示,把全国整整六届的在校初,高中学生,推向了边疆和农村,从此千百万知青用灵与肉演绎着凄苦年代的血色浪漫,用青春和生命谱写了一曲时代的命运交响曲。事隔多年,每当我看到那些有关知青题材的电视剧时,还是禁不住热泪滚滚,青春年代的种种甜酸苦辣犹如沉滓泛起,难忘当年悄悄唱着的《知青之歌》,难忘小茅房里那盏昏暗的油灯,难忘车站送别母亲们的哭声......心中无限感慨!

当从沉沦中奋起,又从激流中退居的时候,发现白发已悄悄爬上双鬓,发现人生的一大半路程已经不知不觉地走过,感叹岁月蹉跎,感叹人生苦短,于是人们开始反思自己所走过的路.....

走上山下乡这条路是否无怨无悔?本人从来没有这样问过自己。因为这个运动几乎是强制性的,当年我班上51名同学就是无一例外的去了边疆和农村,没有第二条路可走,所以,我根本不用去考虑自己做的对不对,也根本就谈不上悔与不悔!

很多人把上山下乡吃过的苦说成人生的一笔宝贵的财富,更有人自豪地认为我们知识青年为边疆和农村作出了巨大贡献,历史会记得我们。的确,环境的磨砺使人变得坚强,并为后来的工作生活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但因此来肯定上山下乡觉得很可笑,试想如果没有改革开放,你当初也没有回城,一辈子生活在穷乡僻壤,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现在也就村翁(村妇)一个,你所谓的宝贵财富也将一文不值,吃苦是一种经历,不是一种荣耀,不值得炫耀!至于知青对农村的“巨大贡献”,本人觉得很惭愧,我们江南农村本来就是地少人多,我们知青下去无疑是分了农民锅里的一瓢粮食,用我们队长的话说:知青来了,加重了我们的负担。再说,七十年代初农村的贫困落后面貌,又岂是区区几个知青改变得了的,作为知青的我们,能学会农活,挣点工分买自己的口粮已经很不错了,哪里谈得上“大有作为”。要说农村这些年的改变,那是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政策宽松,改革开放带来的成果,与知识青年毫无关系!

另有一些知青朋友认为当时为了缓解六届毕业生带来的就业压力,上山下乡无可厚非;那么。时至今日,我们不难看到,非但城镇人员没有下乡,相反农民工大量进城,在城镇的各个领域工作并生活着。我们说,任何一件事不能孤立地看问题,新中国成立后的60年代末,按理说,一个国家经过20年的休生养息,应该在基本建设,经济发展方面初见成效了,但事实上,不发展经济只发展人口,又是一个接一个的政治运动取代了经济建设,以至使经济发展极其缓慢;到了文革,停止了升学和就业,使一届又一届的初,高中学生集中滞留在社会上,于是出现了劳动力的多余(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严重脱钩)...... 那时的上山下乡集中地反映了这一系列的矛盾!

站在杭州湾海岸大堤上,看那钱塘海潮汹涌而来,留下一些污泥浊水,却又尽数退去,我常常想,这不正是象征着当年那个波澜壮阔的上山下乡运动吗?我们一个普通人,不正像其中的一粒水珠,无奈地随着潮进潮退吗? 今天,当回想那轰轰烈烈的一幕时,我没有哀怨,更不会唱高调,昨天的热情和抱怨仿佛也已随着潮水退去,更多的是保持一个平静的心态,冷静的头脑,历史有太多的沧桑和血泪,人间有无尽的悲伤和故事,只有让我们静静地默送这些故事的主人,包括自己的青春渐渐地远去,远去吧......

 


华夏知青网不是赢利性的网站,所刊载作品只作网友交流之用
引用时请注明作者和出处,有版权问题请与版主联系
华夏知青网:http://www.hxzq.net/
华夏知青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