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与经历 ——关于《勐龙记忆》作者群的调查报告 作者:木瓜


  “记忆”与经历  
                      
            ——关于《勐龙记忆》作者群的调查报告 


一、基本情况:

记实文学《勐龙记忆》汇集了知青文章104篇,除去4篇以前留下的日记、信件及诗歌外,作为现阶段写的回忆文章刚好100篇,涉及作者92人(有人写二篇),涉及地域有上海、北京、重庆、昆明四地。

将92名知青作者在农场的身份地位作一简单分类如下:

场级干部---正负书记、场长,科室干部,组织、人事、宣传干事等。

队级干部---正负指导员(支书)、队长。

较好岗位---总场或分场一般工作人员,教师,医生等。

一般知青---卫生员、事务长、文书、班排长及一般职工。

具体调查列表如下:

《勐龙记忆》知青作者调查表一

    作者代表性柱状图一

    

 

二、 观点:

虽说这是知青在30多年后重新写下对往事的记忆,然通阅全书,我们可明显地发现,有约34.78%的作者在文中展示和阐明了自己对那段人生的观点和看法,有些还很强烈。另有20.65%的文章虽未明确阐明观点,但有明显的倾向性。有45%的作者未作表态,仅抒发对旧人往事的眷念之情。

如将他们各之不同的观点作一个归纳、比较,我发觉尽管叙说各有不同,但总可以分为明显的几类,主要分类及叙述如下:

1,青春无悔:

“虽然他长瞑勐龙,但是他无悔无怨”(孙宁《怀念凌瑜》)

“我至今无怨无悔,因为我心中拥有着无数颗纯洁的心、他们让我感到幸福快乐满足和成功”(许佳眉《教师-我无悔的》)

“但我并不后悔。农场三十几年的生活磨练了我,使我变得更加坚强和自信”(王龙英《留守农场三十载》)

“尽管我曾经历过无数的磨难,但是,我仍会无怨无悔”(钱雅模《难忘啊!勐龙岁月》)

“我终身无悔!”(张兆田《我的三次上山下乡》)

“我们无愧于这片土地,我们无悔于跋涉的足迹”。“失去的已永远失去了,无需悔恨懊恼,该拥有的,也实在的拥有了,应当爱惜珍重”(周公正《跋涉与回归》)

“我自豪我们的生活是丰富的,我们的人生是多彩的”(陈蘅华《永远的知青情结》)

2,苦难是一种财富:

“人世间再有什么苦都不会超过它,再有什么艰难也没有那么难。正是有了这11个月的经历垫底,还有什么样的困难不能克服,不能战胜?”(金家林《踏上勐龙二三事》)

“有了这碗“酒”垫底,以后人生道路上出现的坎坷和挫折,我也能从容面对了”(赵风巧《蹉跎岁月二三事》)

“热带雨林无情地掠夺了我们的青春年华,我们则毫不客气地从那段酸甜苦辣、喜怒哀乐的经历中,提取出令我们一辈子享用不尽的人生财富”(曾旭《遭遇雷霆》)

“不管今人如何评价,遭遇昨天版纳,无悔风雨征程;经历过那个年代血与火的洗礼,对生命真谛的感悟则更透彻,更灵异!”(谭建中《金鸡纳,不了情》)

“正是那艰难困苦中练就的胆量和气魄,成为我们一生享用的最大精神财富”(胡逸萍《斜拉桥、竹索桥》)

“在经历了这段坎坷、崎岖、艰苦的磨练之后变的更加艰韧”(章夏萍《云南追忆》)

“我所遭受到的艰难困苦恰恰成了我的财富,他教会我在人生的瓶颈处用不怕困难,艰忍不拔的力量支撑我勇往直前”(李建国《西双版纳哎,我的家乡》)

3,否定和怨恨:

“而当年的知青没有这个自由,在这点上,知青生涯同劳改又相差多少呢?”(王强《回家梦》)

“共同见证共和国历史上那一段充满辛酸苦难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历史的始末”(陈叔强〈我与《勐龙印迹》〉)

“我还是被震惊住了,┅┅心底阵阵发冷,止不住的泪水顺着脸颊直淌┅┅”。“往事的阴影象勐龙山上茅草那尖利的边齿,割据着伤缺的心”(王爱平《一场不该发生的殴斗》)

“近十年如同炼狱般的知青生活历史,充满了知识青年们的眼泪和鲜血。一部知青下乡运动史就是一部幸酸史、血泪史,还有什么地方值得“无悔”的呢?”(夏得宪《记录历史》)

“愿中华民族不再重蹈那无法无天的动乱年代,让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不断健全和完善,蔡xx命案成为历史”(张忆《一个知青的命案》)

“每个人的生命都不应该被浪费,每个人都应该有权利设计自己成功的一生”。“上山下乡运动是以整整一代人的青春理想作为代价,扼杀了一代人中潜在的人才”(哈夷《青春无悔吗》)

4,承受苦难,但有收获:

“没有必要苛求过去的人们包括自己和时代,荒唐年代荒唐事嘛。┅┅在接受再教育的生涯中,我们每个人都从中获得了不少有益的有些堪称是相当宝贵的东西,这些东西已成为我们精神财富的一部分。”(汤学泉《轶事小思》)

“在西双版纳胶园的那些磋砣岁月,为我们这些跋涉过生活泥淖、而如今已迈向生命深秋的一代人,打下了厚实的基础。”(朱言敏《情系胶园》)

“我们失去了很多,但经过了血与火的洗礼,我们在逆境中变的勇敢、坚强、自信。”吴恒娥《由一份班长名单所联想的┅┅》)

“我们付出青春、汗水、但最大收获是得到知己、收获爱情。”(赵建荣《白塔为证》)

5,怀念和思念:

“与云南农场纯朴的父老乡亲们之间的那份浓浓的、挥之不去且终身相随的情缘。”(刘建新《中南海的一壶水》)

“天不老,地不荒,版纳之情不泯,师生之情不息。”(唐林娣《永远的回忆》)

“特别想回去看看这片粘粘的红土”阮丹娣《魂牵梦萦红土地》)

“感谢“政治边防”,让我在坎坷人生中有此瞬间而美好的回忆”(杜若莹《最忆傣家情》)

“勤劳、和谐、美丽的寨子永远令人难忘”(沈霞萍《难以忘却的岁月》)

“那激情燃烧的年代所铸就的战友情、知青情、兄弟情永远最难忘怀和留念。” (郑龙《云南之行忆亡友》)

“难忘那段自己走过的经历,难忘那些淳朴真诚的学生,难忘那些给予我帮助的领导和战友,而深感愧疚的是我也许会误人子弟”(吕奇娟《我的执教经历》)

“感谢拉牯山为我营造了这一切,使我人生增加了特别的一页”(叶铁淳《红土地的回声》)

“回想共同生活的日子,眷念之情仍从心底油然而生”陈筱萍《南疆追忆》)“想到在那些困厄的日子里,祖国和人民对我的不弃和关爱,不由得热血涌动,泪眼迷离”(余德庄《我的圆梦之地》)

“寻觅我们这一代人曾有过的梦;寻觅那失去再也找不回来的青春,寻觅那“割不断,理还乱”的情结,寻觅那曾经拥有的友谊、感情。”(刘晓山《重返勐龙》)

“深深爱上了这块美丽的红土地”(刘保青《红土地的情结》)

 

三、倾向性

以上摘录,各种观点跃然纸上。粗分一下,大致有肯定,未表态和否定几种。其实知青们对过去的认知在以往的谈话或处事中经常反映,只不过在书中他们各自表述的更加直接和明确,这就给了我这次调查以完整而明确的依据。言为心声,文如其人。同在那片红土地上生活和工作过的同命运的知青,是什么造成了他们认识上的差异?这同他们各自的知青经历又有什么关系?“记忆”和经历是否存在必然的联系?这是我想探究的问题。请看调查汇总表:

《勐龙记忆》作者调查表二

    观点与群体的柱状图二

 

四、分析

1,作者的代表性:

图表一显示了一般知青的作者不到作者总数的一半。在农场里,一般知青所占比例约为知青总数的85 %左右。如按人数比例的话,一般知青作者的人数明显少的多。这种情况应该说是符合目前知青现状的。因为在任何年代里,行使话语权的总是一些相对强势的那部分人群(当然有些人不喜欢写或不善于写)。由于存在这种状况,观点的倾向会偏向于相对强势群体的一方。

2,作者的类分:

表二展示了群体对各种观点的趋向性。总体呈二头小中间大的橄榄形。大部分作者处在未表态状况。这并不是说大部分作者对过去的那段人生没有想法。除了文章形式的限制外,这里还有二种情况:一种是对政治感到厌倦,感到无聊,所以不再想谈这些东西。这可能是因为我们曾经被那些“崇高”的理想耍弄过,被那些卑鄙的“政治”欺骗过。另一种是一些身处敏感工作岗位或有一点地位的知青,由于现行的政治体制并不是他们自己心里有什么就可以说什么的。他们权衡厉害关系,觉得还是避开为好。

3,观点与群体:

图表二可以看到持肯定观点的一多半是原农场的干部,一般知青仅占20%。而在否定和基本否定观点中,一般知青占到71~85%,远远大于其他知青人群。干部在否定观点中的比例为零,基本否定也仅占14.2%。知青群体的二端很明显地站在了观点的二端上。产生这种形态的原因何在呢?我分析如下:

a) 精神生活方面,干部们有更多的文化信息和活动的空间,有多的多的个人发展机遇(包括被推荐上大学或被提拔);有一定的成就感,更多的被重视和尊重。一般知青是缺乏这些的。

b) 物质生活方面,场部干部基本上已脱离了枯糙繁重的体力劳动,队部干部要参加劳动,甚至要带头,但他们有支配的主动性和机动性。在生活的改善方面他们相对要好一点或者有更方便一些的条件。一般知青要差的多。

c)由于干部们条件相对较好,因此有更多的资本和机遇在爱情方面获得满足,从而对贫乏的精神生活起到一些调节作用。

d) 知青干部中的大部分人在回到城市后,经过自己的一番努力后重又争得了高于一般知青的社会和经济地位,至少也处于一般水平。(这同他们在农场的经历和锻炼有很大关系,也和共产党在用人和政治体制方面的一贯连续性有关)。相对来说一般知青大部分混的较差。因此从各自成长的轨迹及他们从社会上的获取来看,群体的倾向性也就不奇怪了。

 

五、“共性”和“局限性”

虽然知青群体由于各自所处位置的不同,在观点上存在着差异。但同时我又确切地感受到他们思想观点、思维方式又存在着许多相同的“共性”。

其一、有一种不甘沉落的东西存在

知青们虽然都经历了磨难,但不管以上那一种观点,都未呈现那种沮丧、悲观、怨天尤人的情绪。反而能够感受到一种“向上”的精神存在。这也许就是人们说起的“知青精神”。这种精神更多的是一种“吃苦耐劳、奉献、奋进”,而很少指后期的那种造反精神。这主要是由于知青这一群体在当时社会里处于底层,境况很差。所以不管他们处在知青中的那一个层面,都有一种要改变自身生存状况的要求,不甘心就此过下去,于是总在努力、挣扎和奋斗。

其二、是一种面对和承认现实的态度。

虽然他们有不甘沉落的精神,但他们的奋斗却总是在面对和承认现实的前提下,对制度的本身很少怀疑,未有冲击。虽然也有文章谈及后期知青的罢工造反行为,但其实那是一种知青在极端无望情况下发生的反抗行为,就好比一群饥饿的孩子吵闹着向母亲讨饭吃,母亲给了一点,于是不再吵闹,重归太平。并未去探寻母亲:我为什么会挨饿?你是怎么做母亲的?是什么原因造成了我们挨饿?你又干了一些什么?在知青作者的“记忆”里,我们感受多的是一种“理解、认可、感谢、无悔”。这是善良的一代人,忍辱负重的一代人,也是无奈的一代人。他们的血液里流淌着我们这个民族善良的因子。同时,这也与我们几十年来所受到的思想教育从而形成的思想局限性有关。在我们思想形成的时候,社会上只容许一种思想存在。我们的知识过于贫乏,我们的思维被局限在一个框子里。失去比较和判别的能力,缺少独立思考的社会环境。因此也只能无奈地面对和接受,或者被愚弄。在今天这个竭力淡化“记忆”时代里,我们的思想依旧未能飞翔。

其三,是缺少对“人”的关注。

我们的文章里还残留着太多那个时代的语言和气势,如:“青春、热血、事业、奋斗、理想、坚强、勇敢、磨练”,虽然对此的认识已经不同于往年,但依旧对它投入很多的关注,而对“人性”的关注却显得太少。我们不应忘记:我们曾在理想的旗帜下被愚弄;在事业、奉献的口号下被无情的掠夺;在无私的号召下被抛弃。因此,当这些时代的语言又现的时候,我想我们应该更多的对“人性”投以关注。而我们的文章对此的描述、探求总是远远的不够。我想,这主要是我们这一代人成长在一个扼杀个性的时代里,我们的“个性”从未张扬过,我们拥有太多的“共性”却缺少各自丰满的“个性”。

 

六、结论:

我们的国家经历了一段荒唐的年代,但国家的“记忆”却是有选择的,态度是低调的。远远不能起到“以史为戒”的目的。我们的民族经历了苦难的岁月,但民族的“记忆”却是零散的,不完整的,有些还是片面的。同民族承受的苦难相比是不相符的。我们这一代人共同经历了那段人生,但我们整体的“记忆”却是贫乏的,缺少思想深度的,甚至于依旧有点扭曲。我们个人由于经历的不同,各自的“记忆”也是不同的。不管是“青春无悔”还是“青春有悔”,多少都还带着那个时代的痕迹。如果换位思考的话,都有其道理。因此,在今后很长的时间里,知青对那段人生的观点是不可能一致的。各种观点也将一直共存下去。如果拥有话语权的强势群体自以为是的要将其观点强加于全体知青头上,那是不明智的。“经历”说到底也就是个人或阶层在整个社会的利益分配位置中的活动,它影响和左右了我们的“记忆”。同时我们的“记忆”还同我们的认知有关,思维浅薄的人其“记忆”有可能会被误导。

 

七、几点说明

1,关于知青身份地位的确认问题

首先要说的是地位本身就处在一个变化之中,而每一个得到提拔的知青基本上都在最基层的连队劳动生活过。但我认为这并不妨碍对他们进行区分,应该说知青在农场的中后期,其身份地位是相对稳定的。这主要是短期在连队艰苦劳动生活同长期一直在基层连队,人的感受是不一样的。对于个别长期在底层劳作,却在知青大返城前后做了短暂干部的知青,我还是将起归在一般知青一栏里。

2,关于对文章观点的分类问题:

知青群体对上山下乡运动在整体上持否定的态度,这是无疑的。但否定的程度和方面却大有不同。本文所罗列的观点是在这大前提之下的分类。由于文章形式的限制以及个别知青有意避开这个敏感的话题,造成不少观点和看法被隐藏起来,这也就是造成有近一半的作者归在“未表态”一栏里,另外有些文章作者的观点是互相交叉的,各有涉及,我根据其主要倾向作了归类。

总之,当我们通观全文,每个人的思想脉路还是很清晰的。用粗线条来概括一下的话,本文的统计调查应该说是大致相符的。


感谢林绿依、孙向荣、钱亚模、郭善祥、葛美琴等对知青在农场情况调查提供的帮助。

 

(本文原发在上海知青网--云南频道)

 

 

 


华夏知青网不是赢利性的网站,所刊载作品只作网友交流之用
引用时请注明作者和出处,有版权问题请与版主联系
华夏知青网:http://www.hxzq.net/
华夏知青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