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育话题两篇 作者:又见炊烟


 

 

  生育的科学 


    人是啥变的?始终争论不休。哈姆莱特就提过这问题。俺从哪疙瘩来?教堂的牧师说,当然是上帝造的。达尔文都信教了,可见猴变人不能成立。

生命通过繁衍得以延续。一般分公母,是两个生命的碰撞造成的。但也有狠的,自己把自己给办了,所谓单节虫,这种行为,用人类的话说,应该叫手淫。和手淫不同的是,它能产生结果,而不是冲到马桶里,或顺手扔到邻居家的阳台上。

自然界还有一种非常有趣的现象。就是生命的体积越大,它繁衍的数量越少。有养过热带鱼的主儿吧,孔雀神仙红绿灯。那一泡籽甩出去,都是成千上万条。虽然活下来的不多,也得有好几百条吧。为什么呢?不是它很黄很暴力,而是因为它个小。同样是鱼,比如鲸鱼,抹香鲸瓜头鲸蓝鲸。蓝鲸中个大的就有160吨,长33公尺。而它的成活率则很低。估计也就个位数。同理,不是因为很傻很单纯,而是因为个子大。

也许是一种物种的平衡吧。或者叫生物链。要是满世界都是鲸鱼和恐龙,还有猛犸剑齿虎,它们吃什么呀。所以,兔子比狼多。个子小的东西,比个子大的多。

人种也同样如此。黑人和黄种人,生育率就比白种人高。因为他的体积小。这和文化没关系。有人说,西方所以富裕,源于他们注重计划生育。不过据老朽所知,他们也没啥特别的方法。古希腊好像有用羊肠子当避孕套的。这种原始的方法,和路边修车用自行车内胎,欲火焚身找只长筒袜,基本上不分伯仲,实在是乏善可陈。还有就是手拿杨柳枝,或颈带黑猫骨行房,它的作用如何,除了能轰麻雀,大概没别的结果吧。

史料上说,中国1750-1850,100年间,总体人口增加,但富庶的江南,人口保持原状。老朽查了下避孕方法,也没啥高招。和现在计生差不多。女婴就按马桶里淹死,男婴多了,也给按马桶里。旧时说法,不到一岁的孩子,不是生命。至于求尼姑道士的也有,但少有文字记载并令人信服的。

也亏得中国人多。先是炎黄打架,接茬武王伐纣,春秋战国,直到秦坑赵卒一统天下,汉唐宋,元明清,那个朝代都没闲着。好容易民国了,又军阀混战,百姓不堪倒悬之苦。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深闺梦里人。

生育对于国人,应该是件轻松的事。49年以前,几乎没有剖腹或侧切。偶尔难产的,也就是烧盆热水,周边敲锣放炮,或者丈夫按住肚子使劲。倒是经常有生在路边或庄稼地里的。

据方家考证,这得益于中国的缠足。因为缠足女子,多为三寸金莲。走路弱柳拂风,难免中心不稳。这就要有很好的平衡感。足尖用力,骨盆在摆动中得到锻炼,所以几乎是顺产。外国人之所以也少有剖腹和侧切,是因为至今她们还爱穿高跟鞋。这和中国的缠足,是异曲同工。当然,如果再穿上汉服,顺便多办几所孔子学院,妇产科大夫离要饭就不远了。
 

 


  天黑与节育


    拜读仙翁这篇转帖(文章附下面——编者),实在有茅塞顿开的感觉。原来修三峡水库,是因为计划生育的国策所决定的。

当然还有其他大大小小的水库发电站,比如核电,怒江水库等等。有了电,就有了灯。有了灯,就有了光。有了光,人们就可以载歌载舞,看新闻联播。学习三个代表,可持续发展观。就不会黑灯瞎火,没事造小人玩。而人口少了,可平均指数高了,人民也就富强了。只要路线对了头,没有棉猴有棉猴。

如此看来,电力部 长不当总 理,全国人民都不高兴。

记得75年看过一个法国文化展,进门的大屏风上有句醒目的话:性是人类文化的源泉。性欲的产生,来自荷尔蒙分泌。荷尔蒙分泌的结果,要么滋润了天才,要么诞生了流氓。若掐头去尾,排除了两种极端。那么就生发了一批芸芸众生、农工儒商。

黑灯瞎火的,难道真能提高生育率么?北欧的丹麦,一年的日照时间很短,起码有半年是冬天。灯泡没发明之前,只听说得抑郁症的不少。没听说生育率高。至于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我敢打赌,那七个矬子绝不是一奶同胞的亲兄弟。

孔老二出生之前,中原漫漫长如夜。他好像是公元前五百年的人吧,对照那时的人口出生,似乎没有太大的变化吧。

我觉得,人口的多寡,和光线明暗,没有太大的关系。明朝的西门庆好像就喜欢白日宣淫。有名的桥段,葡萄架下,就不是月黑风高夜,而是九九那个艳阳天。

国人中,有此嗜好者,当不在少数,唐伯虎就是证明,否则他哪儿画那么多春 宫图呀。

马老先生,才高八斗,如日中天。但也不能免俗。据传他的儿女也有八九个。还是建国之后唯一有两个法定老婆的公民。

中国的传统,是多子多福。事实也证明,儿女多了就养人。即使不按月给钱孝敬您,也图个气顺不是。比如,一个儿子是警 察,一个是城 管,您就是出门违章被警 察狗屁疵了,街上摆摊被城 管掀了,回家您还不是把他妈睡了。当然,要都下了岗,家无隔夜粮,一锅稀饭就咸菜,饭勺子乱飞,吸溜声此起彼伏,不也是个热闹。

生育的多寡,应该和人种有关。黄种人能生,应该是不争的事实。比如鸡,有来航鸡,草鸡。草鸡三天两,来航两天一个。今天老夫到农贸市场转圈,就看到专卖双黄蛋的。不用问,那肯定是国产的。外国哪有哇,有也的上超市卖不是。

一个民族生育的多寡,还来自他的自然环境,地理位置。气候恶劣不易生存,当然还有社会原因,战争频仍,生命的夭折率就高,为了物种的延续和平衡,所以,黄种人就特别能战斗。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不能下蛋的母鸡,历朝历代下来,不是被休了,就是守活寡。能够组成家庭的,多是能生育的妇女。并且是能多生的妇女。久而久之,良币驱劣币。经历了无数次的战争,人口还是由夏禹时代的1.3千万增至截止民国三十七年的4.6亿。

再说说那些人口学家,记得文革中偶尔看到一本众多人口专家写的小册子。应该是论文集吧。出版时间是民国37年。里面有段立论,看的当时孩童时代的我毛骨悚然。马尔萨斯用战争瘟疫来减少人口,那帮孙子竟说对付草民,直接就用机枪给嘟嘟了。这比古时候有段时期,过了四十就活埋还狠。

中国的人口是多了,但一个家庭生两个维持平衡,不是挺好么,非要生一个。痛快了三十年,今后咋办呢,再补就来不及了。难道只好用*奶粉,地 沟油,转 基因大米来控制么?

 


附大仙鹤搜集:

 长夜思淫欲

     ——听老陈讲述电灯与超生的关系

作者:赵牧


    真理的后面往往有很多悲凉的故事。

大约1986年非洲大饥荒不久,一位长期深入非洲考察的西方学者撰写了一份报告,报告中有个令人动容的结论——扼制世界人口的膨胀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尽可能让穷人吃饱饭!

1994年9月,我徒步去雅鲁藏布江大拐弯的墨脱采访时,遇到就地安家的复员军人老陈。

老陈80年代初进藏服役,退伍后准备回老家四川,不幸的是还没离开西藏,他就把部队发的复员盘缠悉数丢失。他曾去服役的部队求助,但部队表示无能为力。正走投无路之际,他的门巴族战友伸出援手。那个战友对他说,你和我到波密县(进入墨脱的嘎龙拉山口附近)打打短工,挣点钱再回家吧。

就这样他滞留下来,接着命运又安排他认识了战友的妹妹并结了婚。

我问老陈为什么不回家娶亲,却在这安家。

他说当时想,回家找老婆也很难,不如就在这安家吧。从此老陈再也没离开墨脱半步。

那天我们一行十余个人经过三个多小时急行军,路过老陈的小木屋歇脚喝水。进入老陈的小屋,我环顾四周,只见木屋里除了一张大木板床、一个火塘、两只木箱,别无它物。被火塘熏得漆黑的墙上,挂着一串串玉米。那是当地人以当耕火种方式生产出来的主食。

老陈那时不过40来岁,却已有四个孩子。生活单调的惨不忍睹,望着他那被单调生活蚀刻得一脸麻木,我忍不住说:“老陈啊,不能再生了!”

一边抽着土烟,一边用火棍拨着火塘的老陈抬头看了看我,他用浓重的川音讪讪地说:“是啊,是啊。可这里没得电,晚上又没得事做,你叫我做啥子嘛。”

本来听老陈自述身世,我的心情很悲凉。忽听他这么说,我们都忍不住笑起来。

那时忽然想到“让穷人吃饱饭”这个说法。当然我们更熟悉的却在老陈那派不上用场的说法——“饱暖思淫欲”。

老陈他们的生活方式极其原始,生活太缺乏乐趣,因此性生活异常频密。缺乏避孕的手段,又注定了他们要陷入生殖的压力中。人生的乐趣本来已经很少,属于人的正常乐趣——却又过度的性爱也很快会被无法控制的超生压力摧毁殆尽。。。。。

只是这超生和没有“电灯”之间有着什么样的逻辑关系呢?

我觉得老陈的解释太荒唐,惊奇他怎么会发明如此可笑的“电灯理论”。

然而,让我更惊讶的事情还在后面,几年后我读到一篇谈述马寅初的文章时发现,其实马寅初早在50年代就说过:中国农村人口增长过快?是因为农村没有电!

我突然惶恐地想到了老陈,小学没毕业的老陈不大会知道马寅初吧?他更不可能知道马寅初50年代就提出过“电灯理论”吧?但他们为什么会有如此惊人一致的见解?

四年后的1998年,诺贝尔经济学奖的得主公布,这再次让我想起了老陈。

当年10月14日,瑞典皇家学院宣布`将当年经经济学奖授予英国剑桥大学印度藉教授阿马蒂亚·森,以表彰他在福利经济学领域的贡献。阿马蒂亚·森最出名的学成就是勇于挑战“食物短缺是饥荒成因的最重要因素”理论,他在多次饥荒现场考察研究后指出,饥荒并不一定是食物缺乏造成的,有时政府的政策和分配不当也会导致严重饥荒。许多事实证明,在食物供应并不明显缺乏的年份,饥荒却出现了……

中国的所谓“三年自然灾害”不也是吗?

然而,中国人很晚很晚才知道,国内一批著名气象学家以全国120个水文站历年(1895-1997)气象水文资料为据,编制成《全国各地历年旱涝等级资料表》,据此缜密客观分析了1959-1961年的全国水文气象状况,结果证明,所谓“三年自然灾害”其实是《风调雨顺的三年》(详见《方法》杂志1998年第十期)。

许多真理的后面都可能隐藏着这样悲凉的故事。而面对那无数悲凉的故事发酵出的真理,我们的第一反应呢?却可能哈哈大笑。


2000年2月20日星期日

原载《今晚报》

 


华夏知青网不是赢利性的网站,所刊载作品只作网友交流之用
引用时请注明作者和出处,有版权问题请与版主联系
华夏知青网:http://www.hxzq.net/
华夏知青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