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浩气长流》――抗日战争的忠烈祠 作者:辛子陵


 

 

浩气长流――抗日战争的忠烈祠


    2005年9月3日,北京在纪念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时,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在纪念大会上发表讲话,指出对日抗战中,"中国国民党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军队,分别担负着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的作战任务,形成了共同抗击日本侵略者的战略态势。"不再强调共产党和毛泽东对整个抗日战争的领导作用,是实事求是地还原历史真相。对增加两党共识,沟通两岸关系,起了积极作用。

2010年7月7日,来自大陆的一幅还原中国抗战历史真相的巨幅多卷史诗国画--《浩气长流》,应邀在台湾国立国父纪念馆开展。这幅巨画承认国民党和国军对抗日战争的主要贡献,承认蒋介石是抗战领袖。前往观看者逾万。正在展出的这幅作品,集中国大陆美术、史学两界几十位画家学者五年半心血绘制而成。总长度900多公尺,高约2.5公尺。依据中国抗战时期史实绘制的相关政治、军事、文化、外交、中外、朝野各界人物1018位,介绍说明相关文字20多万字。这次展出是由台湾国家文化总会、台湾国立国父纪念馆、台湾抗日志士亲属协进会、重庆陪都抗战文化有限公司等两岸文化、历史机构联合举办的。

这件大事是独立学者王康先生策划组织的。艺术总监是重庆画家江碧波,领衔画家是马一丹、欧治渝、张春新、李犁等几位画家和教授。他们省吃简用,不拿工资,工本费用220万,运输展览费用130万,共计花费人民币350万元。这笔款完全是民间捐助的。大陆官方要给钱,台湾官方也要给钱,都被王康婉谢了。王康认为,一拿两岸官方的资助,就失去了独立性。王康是个穷文人,靠卖文为生。但他带头,把安葬父母的9万元捐出来了。同仁捐献之外,主要是一些企业家捐款。王康说:"去年8月18号我们在北京见陈云林先生--他是海协会会长--的时候,我就特别强调这一点。我说,我们这幅画完全是民间的立场,民间的标准,是民意的表达。我们是老百姓,希望能够尊重我们的民间立场。这个陈云林先生倒很开明,听完我们的介绍之后,他说的第一点就是:我们非常理解,也非常支持你们以民间的立场行事,到台湾展览。"陈云林表达的不是个人的态度,是中共中央的态度。运到台湾,连战、吴伯雄、江丙坤都题了词。

这件预计荆棘丛生的事情进行的出乎意料地顺利。王康说:"我们没有钱,很快就有钱,我们没有批文,很快就有批文,一路顺风。我的感慨就是:我个人从来没有交过好运气,但这次所有的好运气都来到了。人家都说,你们这次太顺了!怎么会这么顺呢?台湾很多媒体都说,这个大陆怎么会可能把这个画放行过来?他们觉得很不可理解,难以理解。我相信很多其他人也觉得难以理解。我觉得没什么难以理解的。这表明一个大的时代开始了。一种光明开始出现在中国。"中共对《浩气长流》放行,就是共产党化解与国民党历史仇怨的一份大礼。

《浩气长流》总共六卷。

卷首的两幅作品是"故国"和"晴天碧海";卷尾也是两幅作品:"祈祷"和"千鸽图"。

卷一"山河岁月",表现抗战时期三千多万中国难民躲避战争、逃往重庆为中心的抗日大后方的大迁徙和流亡;这一卷另外一个内容是屠杀与反抗,如南京大屠杀、慰安妇、细菌战、重庆无差别大轰炸等。这一卷的主题是民众受难。

卷二"血肉长城",主题是保家卫国。抗日期间,国民党领导正面战场作战,共产党领导敌后战场有力地配合了正面战场。战争的重心在正面战场,几百万国军挑起抗日救亡的重担。发动会战22次,如淞沪会战、徐州会战、武汉会战、长沙会战等。最高统帅蒋介石动用70万国军发动的淞沪会战,国军空军炸毁日本海军陆战队司令部,炸沉日本海军第3舰队旗舰,国军陆军为补充战损而五次发布动员令,超过半数的团职以上高级将领以身殉国。淞沪会战未能阻止日军占领上海,但使日军的速决战战略遭受挫折,还为上海工业向西转移赢得三个月时间。重兵集团会战之外,尚有大型战役1117次,小型战斗38931次。在常德保卫战中,第74军第57师的8000名官兵阻击10万日军15天之久,最后只有200人能够战斗。师长发出的最后一封电报是:"弹尽,援绝,人无,城已破。职率副师长、师附、政治部主任、参谋部主任死守中央银行,各团长划分区域,扼守一屋,作最后抵抗,誓死为止,并祝胜利。"八年抗战国军伤亡官兵高达322万余人。依据这些史料绘制了国民革命军抗日阵亡的少将军衔以上的全部将领,共242位,其中240名是国民党军人。也适当反映了敌后战场重要战役战斗,绘制了30多位为抗日殉国的师级以下共产党人。这一画卷以一个活动的"抗日忠烈祠"载入历史。

卷三"精神堡垒",据抗战时期国民政府建于陪都重庆的抗战纪功碑之"精神堡垒"而命名,表现抗战时期退守重庆地区的全国各地文化界、艺术界、教育界、科学界、学术界的大知识分子、各学科学派的开山鼻祖、奠基人物,总共250多位。

卷四"信义和平",表现国共合作时期政治军事领导人物,以及抗战以降,中国鼎盛时期赢得非殖民化和主权回归胜利的外交精英和国际外交史上的重要人物,还画了二战时期美、英、苏、中同盟国的四巨头。

这幅长卷不仅在内容上还原历史真相,而且能夠做到在选材上不以成败论是非,不以政争论长短,超越历史鸿沟和党派恩怨,以自由独立的民间立场,展示全景式的中国抗战风貌,从而独具恆久的人文价值。

《浩气长流》的横空出世,颠覆了大陆官版抗日战争史。中国的"抗日忠烈祠"是以国民党为主体的,这在早几年是共产党绝对不能接受的。单是卷四出现了二战时期美、英、苏、中同盟国的四巨头,也就是罗斯福、丘吉尔、斯大林、蒋介石的巨幅画像,这个层次竟然没有毛泽东的位置,在过去就可能被指责为"丑化共产党,歪曲历史"。然而这一切都没有发生。这就叫实事求是,这才是实事求是。这是共产党对待历史问题第一次允许艺术家实事求是。希望这是一个良好的开端。

《浩气长流》提供了两岸和平统一的新的政治基础。台湾是大中华的模范省,2009年平均每人GDP(国内生产总值)达到两万美元,早于1988年解除党禁和报禁,1996年实行政府领导人直选,完成了从国民党一党执政向民主宪政的转变。无论是经济发展和政治进步都走在了大陆前面。国民党今天的成就,加上抗日战争保家卫国的功劳,应当受到尊重,不应当被矮化。两岸和平统一是对等的,不是共产党收编国民党,让国民党成为第九个政治花瓶。应在宪政民主的基础上,恢复1946年政治协商会议国共谈判的格局,虽然主客、强弱易位,但民主、平等、多元不变。此事的大前提是大陆必须进行政治体制改革,走民主宪政的共同道路。毛泽东把蒋介石赶到了台湾,自己成了大陆的蒋介石,专制独裁比蒋氏有过之而无不及。

和平统一的基础应该是民主宪政,而不是一国两制。一国两制作为收回香港、澳门的政策,是正确的,行得通的;作为统一台湾的国策,则难有突破和进展。仅对"一国"的解释,双方辩来辩去,十几年费了多少笔墨和唇舌,落脚到"一中各表",各归各位,各说各话,丝毫没有靠近。两岸和平统一的进程,系于大陆的政治体制改革。中共把当年索之于蒋公而蒋公不予的政治民主诸条款给了今日台湾的国民党(当然得先给大陆人民),就一定能开启第三次国共合作的新局面。只有民主宪政才能突破一国两制的僵局。如中共支持《浩气长流》意在趁国民党在台湾当政开启第三次国共合作,则中华幸甚。

2010年9月3日,北京纪念抗日战争胜利65周年。《人民日报》发表社论《铭记历史 开创未来》,强调中国战胜日本的最根本原因,"是中国共产党代表全中国人民的意志,领导和推动了伟大的抗日战争"。否定了胡锦涛关于两个战场的客观表述,引起了台湾国民党方面的强烈不满。

国民党主席马英九认为"与史不符。"其发言人罗智强4日上午转述马英九的严正立场说:"对日抗战八年,是在中华民国政府的领导下获得最后胜利,当时由国民党执政,这是历史事实,也是唯一的历史真相,《人民日报》所称'中共领导全民抗战',与史实不符。"并表示赞同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对抗日战争的表述。

在纪念抗日战争65周年之际,掌控媒体的负责人无视中央评价和表述抗日战争基调的重大变化,继承不实事求是的"左"的提法,又一次给中央帮了倒忙。他们不会不知道代表民意的《浩气长流》到台湾展出所产生的良好影响,存心要添劣,表示民间的评价不代表本党,他们要出来显示权威。但这样一来,《人民日报》将党的最高领导人胡锦涛置于何地呢?评介历史事件和人物,以民意为基础,官方向民间看齐,很容易做到实事求是;枉顾民意的好恶向背,要求民意向官方看齐,离实事求是就愈来愈远,官方吹起的泡沫--无论是红色的或是黑色的,总要落到地上,经过过滤,恢复本色,走入民间,走入历史。

 


                                                                            2010.9.5

 


华夏知青网不是赢利性的网站,所刊载作品只作网友交流之用
引用时请注明作者和出处,有版权问题请与版主联系
华夏知青网:http://www.hxzq.net/
华夏知青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