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一日 作者:隐于市井


 

  沈阳一日

连续工作几天之后,好不容易挨到一天休息。

遵照东道主的安排,一早就赶往北陵。这北陵的正式名字叫昭陵。就我所知,中国就有三个昭陵;唐昭陵在西安咸阳,葬的是李世民;明昭陵是目前十三陵中第一座大规模复原修葺的陵园,葬的是明穆宗朱载垕。唯独沈阳的清昭陵被民众叫做北陵,也许是为了与沈阳的另一座皇陵,努尔哈赤的福陵(东陵)便于区别,也许是沈阳人脾性使然,对皇权的随意?然而这叫法渐渐得到社会认可,宾馆、商场、公园、大街都有随北陵命名的。

说来也怪,这清朝的先祖们为什么不怕自己的陵寝与前朝的帝王墓重名呢?昭陵的名字是顺治元年八月初九太宗驾崩一周年火化时确定的。后来乾隆在祭扫昭陵时,露出仿效唐太宗昭陵的意思。皇太极与李世民同是第二代开国皇帝,两人庙号均为太宗。昭陵的含义,就是将两个“太宗”文德武功彰显于后。乾隆似乎想说唐代有“贞观之治”,而清朝则有“康乾盛世”。由此可见,满清虽然终于在武力上征服了中原,在文化上却早早投入了中原的怀抱。

昭陵的外围是一个很大的公园,叫做北陵公园。据说上个世纪三十年代还在张学良手上为了保护昭陵而建。后来逐渐衰败,近年来又修复的。除了公园新建的大门有点宫阙的味道,就是初春残雪让我这个南方客的视线稍作停留:

这个湖面上,大人小孩乘着各式各样的滑冰车,有自带的,有租赁的,玩得正欢;那个湖面上,凿开几个一米直径的窟窿,原来是垂钓的;一个六七米高的坡上,堆着厚厚的积雪,让人坐着汽车轮胎从上面滑下,多少有点雪橇的味道……

昭陵在北陵公园里面,是个园中园,要另外买票的。检票处设在正红门,正红门是风水墙的正南门,层楼高耸,十分庄严,而其两翼所装饰的五色琉璃蟠龙壁,造型生动,更引人注目。

正红门外面是昭陵著名的石牌防。雕造精美,仿木架结构。四柱、三间、三楼,歇山式顶子。其上有三条大脊,八条垂脊,还有大吻、走兽、垂兽等。檐下有出檐的瓦垅、斗拱、额仿、横梁、兽头等构件。四根柱脚上有四对座狮,一对獬豸。其中,南北相背的是狮子,东西相背者的獬豸。它们相背蹲踞在须弥座上,昂首挺胸,活灵活现。据说坊体于顺治八年初建完成,当时的石坊仅在两端有三对夹秆石兽(两对狮子,一对獬豸),而中间的两对夹杆石狮建造于嘉庆六年(1801年)。看得出,中间两对石狮颜色较浅,两端的石兽颜色较深。为什么呢?据《清高宗实录》记载,这座石牌坊在乾隆后期就出现倾斜现象,盛京官员请求增添戗石,乾隆不准,说是“陵寝重地工程未宜轻动”,且此坊已建成一百多年,至今不过倾斜七、八寸,可听其自然,无需加戗石。乾隆这些理由,似是而非。其实乾隆另有苦衷,当时官场腐朽,生怕盛京官员借工程之机贪占“钱粮”,所以迟迟没动。直到嘉庆四年太上皇驾崩,顒琰才钦准盛京官员提出的计划,并命盛京将军晋昌,工部待郎萨敏二人为“督工大臣”。仿照前例,还是用石狮形式。五个月四件石狮便雕刻完毕,为此,嘉庆还给他们二人奖励。可是,由于只顾赶工,还是忽视了质量,不到二年,夹杆石狮便出现下沉现象。正赶上嘉庆要来盛京祭祖,由于工程还没出三年“保固”期,便传二位督工大臣,每人各出资一半,返工修理,以示“正肃”。无奈,二人遵旨照办。看来豆腐渣工程古已有之,而以平庸出名的嘉庆皇帝居然能够妥善处理。嘉庆十年(805年)八月,顒琰又来到昭陵,当大礼已毕,在祭区敬瞻之时,特意到石坊驻足停留,十分仔细的观摩了这件为之费了一番心思的佳作。近年来,牌坊又有倾斜,如今以型钢加固,很煞风景。

正红门内的神道两旁,有华表、石兽和大望柱,两两相对。颇为肃穆。有专家考证,清昭陵石马是仿照唐昭陵六骏建造的。

清昭陵两匹石马名为“大白与小白”,和“六骏”一样,不仅有头有脸,也“有名有姓”的。它们都是在战场上屡立功勋的皇帝坐骑。

过了正红门是方城。方城正门称为隆恩门,上有门楼。方城四角有角楼。方城内有隆恩殿、东西配殿、东西晾果房和焚帛亭。隆恩殿后面有二柱门、石五供和券洞门,券洞门顶端是大明楼。都是空空如也,铁将军把门,游客只好默默走过。

方城之后是月牙城和宝城,在宝城中心,上为宝顶,下为地宫。宝城后面是隆业山,登山俯视,陵园风光可尽收眼底。这隆业山据说是人工堆起,就用了陵前开挖河道的泥土。其实这里只是突起较高的一条冈脊,是自然形成的褶皱地貌,比平地略高,并无山冈。皇太极选中这里作为自己的陵寝之地后,因忙于征战,无暇顾及为自己修陵。再说,皇太极更没想到自己早逝,只活52岁。因此,昭陵是在他死后才开始修建的。按照当时的设计,陵墓要靠山临河,因为这里无山也无河,就在陵前先挖一条人工河,取河中之土,以自然冈脊为基础,开始堆“山”。“山”堆得很大也很高,昭陵建筑全部置于“山”上。最高处是宝城内的宝顶,给人的视觉就是一座“山”。皇太极去世后,开始动工堆“山”修陵。至于隆业山之名,乃是顺治皇帝封的。据《清实录》记载:“顺治八年十月二十一日(1651年12月3日),封肇祖原皇帝、兴祖直皇帝陵(永陵)山曰启运山,景祖翼皇帝、显祖宣皇帝陵(辽阳东京陵)山曰积庆山,福陵山曰天柱山,昭陵山曰隆业山。”昭陵里埋葬着皇太极以及孝端文皇后博乐济吉特氏,还有众嫔妃。却没有充满传奇的、康熙时期尊为太皇太后的庄妃的位置。据说孝庄文皇后去世前留下遗言:“太宗文皇帝梓宫安放已久,不可为我轻动,况我心恋汝皇父及汝,不忍远去,务于孝陵近地,择吉安厝,则我心无憾矣。”于是就葬在河北遵化,叫昭西陵,与顺治的孝陵、康熙的景陵相去不远。有人说,庄妃曾经下嫁多尔衮,不宜葬在盛京昭陵;有人说,皇太极是火葬,庄妃怕火,故不愿去;还有人说,到了清昭陵,她只能是庄妃,不能叫皇后,更别提太皇太后了。哎,一个给后人留下了许许多多故事女人。

午餐我想体验沈阳特色,时值立春,沈阳人有咬春的习俗,于是去了一家春饼店。

沈阳的春饼与北京的相似,那面皮是擀出来再烘烤的,嚼起来比较有韧劲。不像闽台的春饼皮是用有筋劲的粉浆抹的,很软。闽台的春饼做的小一些,用油一炸,就成了上海的春卷。南北春饼馅料都差不多,沈阳春饼少不了豆芽,葱蒜相对多一些。共同点是卷而食之。北京烤鸭要用面饼裹着京葱面酱一起吃,不知是不是春饼的一种延伸。也不知出于何种典故或习惯,沈阳人吃春饼,大都要点八样菜。

下午去沈阳故宫。

沈阳老城内的大街呈“井”字形,故宫就设在“井”字形大街的中心。沈阳故宫建于1625年,是清太祖努尔哈赤和清太宗皇太极的宫殿。故宫的建筑布局可以分为三路:东路为清太祖努尔哈赤时期建造的大政殿与十王亭;中路为清太宗皇太极时期续建的大中阙,包括大清门、崇政殿、凤凰楼以及清宁宫、关睢宫、衍庆宫、启福宫等;西路则是乾隆时期增建的文溯阁、嘉荫堂和仰熙斋等。乾隆年间皇宫已在北京,但皇帝有时也“东巡”回沈阳看看。

清沈阳故宫博物馆所陈列的文物大部分为清代旧皇宫遗留下来的宫廷文物,如努尔哈赤用过的剑,皇太极用过的腰刀和鹿角椅等。

大政殿是一座八角重檐亭式建筑,正门有两根盘龙柱,以示庄严。大政殿用于举行大典,如皇帝即位,颁布诏书,宣布军队出征,迎接将士凯旋等。十王亭则是左右翼王和八旗大臣办事的地方。这种君臣合署在宫殿办事的现象,历史上少见。从建筑上看,大政殿也是一个亭子,不过它的体量较大,装饰比较华丽,因此称为宫殿。大政殿和成八字形排开的10座亭子,其建筑格局乃脱胎于游牧民族的帐殿。这11座亭子,就是11座帐篷的化身。帐篷是可以流动迁移的,而亭子就固定起来了,显示了满族文化发展的一个里程。

崇政殿在中路前院正中,俗称“金銮殿”,是沈阳故宫最重要的建筑。整座大殿全是木结构,五间九檩硬山式,辟有隔扇门,前后出廊,围以石雕的栏杆。殿身的廊柱是方形的,望柱下有吐水的螭首,顶盖黄琉璃瓦镶绿剪边;殿柱是圆形的,两柱间用一条雕刻的整龙连接,龙头探出檐外,龙尾直入殿中,实用与装饰完美地结合为一体,增加了殿宇的帝王气魄。此殿是清太宗日常临朝处理要务的地方,公元1636年,后金改国号为大清的大典就在此举行。崇政殿北首的凤凰楼,三层,是当时盛京城内最高的建筑物。

文溯阁建于乾隆四十七年。专为存放《文溯阁四库全书》而建,另有《古今图书集成》亦存于阁内。阁名“文溯”取周诗“溯涧求本”之意,体现了乾隆皇帝不忘祖宗创业艰难,为后世子孙示守文之模的意思。建筑形式模仿宁波天一阁,外观两层,阁内三层。两相比较,总觉得没有天一阁的韵味,许是与周围建筑有那么一点点不够协调。

文溯阁后面,有抄手殿廊连接着仰熙斋,斋后为九间房,其中有芍药圃、梧桐院等。这是乾隆皇帝东巡时的读书之所。

史载,公元1621年,努尔哈赤率领八旗大军挺进辽东,并将都城从赫图阿拉迁至辽阳。1625年三月初三早朝时,努尔哈赤召集众臣和贝勒议事,提出要迁都盛京(今沈阳),诸亲王、臣子当即强烈反对,但努尔哈赤主意已定。

努尔哈赤为何如此仓促迁都?民间一直流传:努尔哈赤深信传统风水,按照风水先生的指点,他在当时的东京城西南角修建娘娘庙;在东门里修建弥陀寺;在风岭山下修建千佛寺,想用三座庙把神龙压住,以保龙脉王气。但是,三座庙宇只压住了龙头、龙爪和龙尾,城里的龙脊梁并没被压住。于是龙一拱腰,就要飞腾而去,一直向北飞到浑河北岸。努尔哈赤以为龙是奉天旨意,命他在龙潜之地再修造城池,于是一座新城便拔地而起,并将此命名为“奉天”。又因为浑河古称沈水,而河的北岸为阳,所以又称“沈阳”。看来历史上沈阳的崛起还多亏努尔哈赤,可是现今沈阳户籍上满人只占人口百分之五弱,真正纯满族血统的更加微乎其微。

故宫里修复的嫔妃寝宫相当简陋,在我看来唯一的奢侈品是一口烧水的大锅,据说是调节室内空气湿度的。花园很小,比苏州园林差远了。戏楼也修复了,那排场也不如江南大户人家。鞑子还是比较节俭。

晚餐继续体验当地风味,选了“马家烧麦”。烧卖这种面食在中国南北方都有,在江浙闽粤一带,人们把它叫做烧卖,而在北方则将它称为烧麦。烧卖在中国,历史悠久。沈阳最有名的烧麦是有二百多年历史的马家烧麦,去年马家烧麦还被评沈阳非物质文化遗产。

位于中街的马家烧麦是沈阳最早的回民饭店,始创于清朝嘉庆元年(1796年),最开始只是创始人马春手推独轮车叫卖于街市,现做现卖。吃的人多了,生意好起来,后来才开了店铺。马家烧卖采用传统的“墒水馅”工艺,即以清水浸煨,加调料拌匀不搅,使之呈稀疏状的水馅,这种水馅的特点就是鲜嫩醇香。与众不同的更在包馅的手法上,拢包时不留大缨,有一小小的透口,可以看到内里的馅肉,更能勾起食者的食欲。成熟后皮面亮晶,柔软筋道。一楼快餐小吃三元五元,高汤小菜免费赠送;二楼就餐千儿八百一桌适应不同层次的消费。虽说是清真餐馆,酒水照卖。不知是店家抵挡不住卖酒的利润呢还是穆斯林对酒的禁忌不如对猪肉那么严格。

据说在沈阳与马家烧卖齐名的还有老边饺子;其他也就说不出什么特别的了,北方的吃食还是比较朴实的。

忙乎一天,对于沈阳的印象也就那么多,街景看来并无特色。K歌、洗浴与其他城市无异。


                                                                 2009-09-01

 

 隐于市井文集:http://www.hxzq.net/showcorpus.asp?id=83

 


华夏知青网不是赢利性的网站,所刊载作品只作网友交流之用
引用时请注明作者和出处,有版权问题请与版主联系
华夏知青网:http://www.hxzq.net/
华夏知青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