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原上的浮生六记:草地服饰 作者:牧雨


 

草原上的浮生六记:

 草地服饰

清代乾嘉之际,苏州文人沈复曾著有自传体文字《浮生六记》,1924年经俞平伯标点整理后,首次以单行本印行。30年代中,经林语堂把该书译为英文,社会学家潘光旦也在自己的译著中加以引注,遂大行其世,至20世纪40年代,至少已印行了50余版次。

我在这里要叙述的却是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锡林郭勒草原风情,其内容包括了草地上的衣、食、住、行和生产、风俗六个部分。我不是草原民俗的专家,这里所说的内容不过是在那个时代我亲身经历过的一些琐事以及一些个人感受,权充私人史料。标题“浮生六记”,不过是借用这个名字而已。

草地牧民给我留下的最初的印象,应该就是他们的服饰。因为人的容貌、神情和语言,那要等近在眼前的时候才能有所领略,而早在我们进入白音乌拉镇之前,就已经远远地在欢迎的马队中感受到那色泽艳丽的蒙古袍了。

那个年代我们不是去旅游观光,也没有人专门为我们准备并且表演蒙古族的服饰文化,况且又是刚刚经历了“文革”狂飙,我们所能见到的,都是最真实、最寻常,和绝对不可或缺的生活服饰。这些服饰是蒙古民族在漫长的游牧生涯中逐步选择、创造出来的,它不仅显示出蒙古民族独特的审美情趣,而且无可争辩地表现出对草原环境高度适应的实用功能。这种实用功能实在是草地生活不可或缺的,所以没过多久,我们自己也同样都是这样一身打扮了。

一套最基本的蒙古服饰,包括蒙古袍、腰带、裤子、帽子和靴子。

蒙古袍身幅宽大,长及脚面。像我这样的男人缝制一件单袍子,2尺宽的幅面,要用18尺布,若是夹袍或棉袍就得里外36尺。长袖,高领,大襟右开,下端一般不开衩。衣扣是用绦子缝制的扣袢,或者缀以特制的白银、黄铜、琉璃扣子。领口、袖口、衣边常用彩绸或是锦缎镶饰花边。

扣子上的花纹都很漂亮,特别是那些高档的银扣子,这些大都是内蒙自产的民族工艺品。而锦缎花边则是产自南京的库锦。库锦本是云锦的三大类品种之一,又称“织金”,是在缎地上以金线或银线织出来的丝织品,异常华丽。当年云锦中的高档产品是向朝廷进贡的贡品,储存于皇家的缎匹库,所以才叫作库锦。建国以后,云锦的产量大幅度下降,少量产品主要销往蒙藏地区。文革期间,南京的云锦生产已经中止,民间的存货用一点少一点,袍子上的锦缎镶边也就越来越窄。

蒙古长袍,以及长袖和高领,自然是为了防寒、防风、防蚊虫叮咬,在寒冷的季节,袖端还要缝上毛皮里子的马蹄袖,在控马、挥鞭,尤其是挥动套马杆的时候,马蹄袖的作用绝非任何类型的手套所能比拟。

除了这些以外,蒙古袍还有另外两项特殊的功能。

游牧生活需要经常迁徙,家庭用品力求简单实用,而且草地蒙古人活动范围大,经常有可能投宿在别人家里,甚至露宿荒原,一年四季的应季袍子也就是随身的被褥行李了。牧人就寝的时候,只需除下帽子、腰带和靴子,然后退出袖子,裹严大襟,裤子向下退出一半,面向枕头方向,以一身的距离站好,用一种非常优美的动作将袍子下摆向后一荡,迅速下跪,将下摆固定在膝下,然后俯卧下来,身体在袍子里面缓缓地逆时针旋转,袍子就裹成了一个密不透风的睡袋。这时候,主人家会在大家的腿上合盖上一条皮被,就可以安然入睡了。当年我在草地上错过了宿头,就曾以这种方式就寝在初冬的草原上。先是把两只靴子对插起来,再把腰带展平缠裹在靴腰上,这就做成了一个枕头,把退下的半截裤腿向下翻转,将马鞍下的毡垫和大襜覆在腿上,狐皮帽子反扣在脸上,一觉睡到天明。虽然绝对说不上舒服,但也不至于冻出毛病来。

另外,当人们需要在草地上“方便”一下的时候,蒙古袍的遮挡功能绝对不可小觑。草原一望无际,很难找到人眼看不到的地方,尤其是投宿在别人家中,一旦需要方便,替你看挡恶狗的肯定是家里的姑娘或是媳妇;其次,“方便”之时难免会有较大面积的肌肤暴露,到了零下三、四十度的严冬,寒风割肉,真的是像刀子一般锋利,若是没有蒙古袍,“方便”一事就会变得非常之不方便。当年我动员大妹随我去草地,她就是因为这个原因断然回绝了我的善意邀请。而蒙古袍则是每个人都要随身自备的便携厕所,几十步开外,你就可以坦然下蹲,前后下摆垂到地面,既无“走光”之虞,又可抵御严寒,着实方便得很。

按季节,蒙古袍可以分为单袍、夹袍、棉袍和皮袍。

单袍子蒙语叫做“切木亲”,多使用浅颜色的轻薄绸料,只是在夏季很短的时间内穿用。放马疾驰,熏风扑面,袍子里里外外都是风,像是有一支温凉的手在抚摸你的皮肤。草地的初夏或是夏末,一早一晚还是颇有凉意,更别提春末和初秋了。这时候就需要穿上夹袍或是薄棉袍,蒙语叫做“特勒克”,材质有用布的也有用绸缎的。草地上的活动相对剧烈,为了活动方便,也为了防止衣服挂破了棉花外泄,棉袍里絮的棉花很少,还要在袍子上缝上很多条行线。天气再冷的时候,就要穿皮袍子了。

皮袍子蒙语叫作“德勒”,根据质料不同分为羔皮袍子、二毛剪茬皮袍子和老羊皮袍子,分别在不同的季节和场合穿用。羔皮又轻又软,皮毛看起来也很漂亮,尤其为年轻人所喜爱。可是做一件羔皮袍子需要四、五十张羔皮,凑起来不易,牧业生产也不允许出现大量的死羔,所以真正的好羔皮袍子并不多见。春秋季节多见的还是二毛剪茬的皮袍子。所谓二毛剪茬,是指经过春天剪毛后又生长出新毛的成年羊皮。穿着比羔皮更暖和一些,皮毛也挺漂亮,只是重量和柔软度比不上羔皮。这两种皮子相对轻薄,皮筒子外面还需要另外吊上棉布或是绸缎的面子。

到了真正的严冬,尤其是需要长时间室外作业的牧人,就只能穿上大毛的老羊皮袍了。缝制一件大“德勒”,大约需要六张整皮。就这六张整皮的分量,就足够人承受一气的了,如果不是马上作业,穿上这身衣服人是走不了多远的。鞣制过的毛皮,皮板是惨白色的,容易脏,也不好看,这么厚的皮子也没法吊个布面,蒙族妇女们却另有一套办法。在裁制衣服以前,她们先在草地上挖一个小坑,坑口上支起木架,将六张皮子粗粗地缝制成一个巨大的皮口袋,皮毛向外套在木架上,然后在小坑里燃起牛粪来熏制皮板。皮板经熏制后去除了潮气,呈现出一种极为漂亮的金黄颜色。缝成袍子以后,在领口和大襟的边缘镶上宽宽的黑丝绒,一样可以嵌上绚丽的锦缎花边,缀上银扣子或是黄铜扣子。从视觉震撼效果上比较,丝毫不比其他袍子逊色。

除去大毛“德勒”之外,其他袍子都要用到色彩醒目的棉布或是绸缎。说到色彩偏好,草地上的女人多以红、粉、绿、天青等为主色,男人则多喜欢棕色和各种蓝色。其实这也是一般而言,牧民在使用色彩方面还是满有个性的。有一年我被夏天的暴雨浇成了个落汤鸡,临时跑到牧民家里去找一件干衣服换上,人家拿给我的是新媳妇过门刚穿过来的一件玫瑰红的缎子夹袍。事后我不方便及时去更换过来,就那么一直穿了好多天,虽然也有几个年轻人开两句玩笑,但大家也没觉着有什么不对劲儿。

腰带是蒙古袍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蒙语称“布斯”,其实就是一条长一丈到一丈五的整幅的棉布或绸缎。腰带多采用浅黄、橙黄、天蓝、大红等亮色,一般会与袍子的颜色形成较大反差。束腰带的作用主要是为了行动方便,当然也是为了抵御风寒。但女人在家里劳动时往往就不系腰带,内蒙有些地方甚至用“布斯台”(系腰带)和“布斯乖”(不系腰带)来代称男人和女人。

腰带的系法很有讲究。在束紧第一个结以后,要把剩余的部分相对展平,一圈一圈松紧适度地在腰部缠绕出悦目的纹样和形状,最后把腰带的末端插入已缠绕好的腰带中。妇女、老人和有身份的男人会把腰带以下的袍襟下摆尽量向下拉展,这样会显得比较庄重。而这种系法对于常年长在马背上的牧人却很不方便。他们会先把腰带在袍面靠下的地方虚挽一个结,稍稍拉紧后,把袍襟向上提起,再最后拉紧,使腰带以下的袍襟下摆看起来像是短裙,甚至是超短裙。有一次旗里的一个蒙族干部嘱咐我别跟这些人学,说这种样子“跟流氓似的”。我虽然知道他是好意,但还是要对这种方式表示理解。这种系法首先是便于骑乘,其次,腰带以上的袍襟隆起后形成的宽阔空间就成了每个人的贴身行囊。遇有比较金贵的小件物品,还可以利用腰带的末端裹成一个“搭膊”,缠在腰间。这么多年我们去公社或是旗里的商店买日用品,差不多都是揣在怀里。我曾看见过一个牧人,怀里揣了10斤粗盐和一条烟,腰上系着4斤重的一块砖茶,鞍子后面的稍绳上吊着一瓶煤油和一瓶酒,马尾巴上还拴着两个煤油灯的玻璃灯罩,一溜烟40里路跑回了家。

草地上的裤子倒是没有什么太多说的。它的样子和内地传统的“缅(此字为方言借用,本意为绾)裆裤”没什么本质区别,只是裆部更加宽大。倒是寒冷季节的皮裤为内地人比较少见。常年骑马很费裤子,我当年穿的皮裤没有反正,是两面都能穿的,磨过了这面再磨那面。反正裤子是穿在袍子下面,好不好看倒是次要的了。

草地男人个个都要戴帽子,这么多年我还没见过光头不戴帽子的牧人。今天介绍民族服饰文化大都说的是礼帽,那是一种椭圆形、四周有一圈宽边的呢帽,颜色多为黑色、棕色或灰色。我当年没见过这种帽子,那年头,无分老幼,夏天戴的帽子绝大多数是内地生产的蓝色或绿色的解放帽,谁要是有一顶扁檐的鸭舌帽(当年称前进帽),那可真是极为时尚的装扮了。而春秋季节和冬季戴的栽绒帽子或是剪绒帽子,也大都是工厂里批量生产的行货。

但也还是能够见到一些传统帽型。

春秋季节,一些老年人喜欢戴一种自家缝制的羔皮圆帽。上面是一个圆形的瓜皮帽盔,周围一圈帽檐向上翻起。彩色绸缎做面,帽盔多为紫红色,帽檐蓝色,锦缎为饰,金线刺绣,正中间还有一个红色丝绦盘出的算盘疙瘩。帽盔里面可以镶白色羔皮,也可以只絮一层薄薄的棉花,帽檐上面镶一圈黑色羔皮。平常日子帽檐高高翻起,看相很威风,天气转寒的时候就把后面的帽檐向下拉,遮住一部分耳朵和脖子,又暖和又轻便。天气热了,可以把后面的帽檐向上翻起,还可以把前面的帽檐向前撤平,遮挡阳光。当年的知青非常喜欢把这种帽子的外檐压成近乎三角形,看起来像是早期苏联电影里的传奇英雄夏伯阳。

在严寒的冬季,最让人羡慕的是拥有一顶狐皮风帽。帽盔和缎面的做法与羔皮圆帽相似,后面拖了一条长长的尾巴护住脖子,两侧各一扇帽耳,平日里服服帖帖地拢在脑后,在草原上挂起白毛风的日子里,就可以放下帽耳,护住两颊。帽尾和帽耳所使用的是狐嗉、狐腿以及肚子上的皮毛,而最漂亮的狐背用在了帽子的前檐,也就是人的前额之上,你会感觉自己就像是一团温暖的火焰。狐皮风帽看起来蓬蓬松松形体很大,可其实它比羔皮圆帽还要轻,还要软。狐皮护在脸上,有一种异样的舒服感觉。长长的绒毛交叉在眼前,里面的眼睛看得见外面,外面的人却不大看得清里面。

靴子也是蒙古服饰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们在草地的时候,夏天穿的都是马靴,就是工厂生产的那种洋式马靴。蒙语里当然有靴子这个词,但好像没有“马靴”这个专有词,借用汉语仍然称“马靴”。坝前蒙古人也有蒙古式的布靴子,是一种用布料或丝绒缝制的靴子,靴头和靴筒上绣着漂亮的民族图案,可在乌珠穆沁地方很少能够见到。

春秋天穿的蒙古靴,是用四快香牛皮缝对起来的一种牛皮底靴子,蒙语称“果特勒”。靴筒的上端前高后低,黑色皮面上压有细碎的网纹,四块皮子之间嵌缝的皮条是绿色的。靴跟略向后倾,为了调整靴内尺寸的大小,也是为了提高靴跟的强度,女人们会在靴跟里面衬上一小块毡子,用线绳纳上图案缝合在一起。靴子里面要衬上雪白的毡袜,袜筒略高于靴筒,高出部分用红绸包裹,绣上浅浮雕一样的图案。穿蒙古靴的时候要裹上包脚布,为了吸汗,有时还要在靴底衬上用马尾盘成的鞋垫。如今向内地人介绍的蒙古靴,全都是靴尖上翘的那一种,但乌珠穆沁的蒙古靴却都是圆头的。我没穿过尖头靴,感觉上总是不大安全,生怕万一从奔马上摔下来时靴尖会卡在马镫里,那可是危险万分的事。

苏尼特靴子乌珠穆沁靴子蒙古靴虽然穿着舒服,但到了真正的严冬还是挺不过去。冬天要穿毡靴,俗称“毡疙瘩”。毡疙瘩是用羊毛模压而成的,可以在商店里买到,也可以拿自己家的羊毛到旗里的工厂去订做。其主要的规格不是尺寸而是重量,成人毡靴的规格也就是四斤和五斤的两种。毡靴的颜色主要是白色,但也有黑色和青色,这要看制作毡靴的羊毛是什么颜色。白色羊毛最多,黑色较少,青色则是把两种羊毛掺在一起了。要样儿的年轻人最青睐的是黑色毡靴,不光是由于物以稀为贵,确实也因为它真的漂亮。实在淘不到黑的,只好降格以求穿白的,青毡靴实在是不能入时尚青年的法眼呀!

黑毡靴黑毡靴和白毡靴青毡靴和白毡靴穿上六张羊皮的大“德勒”,再穿上一对五斤重的毡疙瘩,这一身重装备绝对能保你横行雪原而不致冻坏。但若是不幸在雪原上意外走失了骑乘马,只身踏在及膝的雪原上,那就只能盼着奇迹出现了,又岂是“尴尬”二字了得!

在我们那个年代,当地牧民身上似乎没有什么显眼的饰物,倒是有几件随身携带的日常用品。

首先是刀子。牧人浪迹草原,无论是吃肉,吃奶食,屠宰,还是做一些应手的零活,身上绝对不能没有一把像样的刀子,以致蒙古刀成为闻名遐迩的民族标识物之一。但是在那个年头,市场凋零,很难见得到像样的蒙古刀出售,牧民身上携带的大都是那种很结实的大型折刀。其实这种折刀的钢口很好,锋利耐用不差于蒙古刀,除了与人或与动物近身搏斗的效果不如蒙古刀之外,便于携带是它最明显的好处。蒙古刀的直径连刀鞘算起来要大于一块钱的硬币,只能挂在腰间,携带起来并不方便,而折刀折叠起来体积不大,刀身扁平,可以随手掖在蒙古靴的靴筒与毡袜之间,轻易不会丢失。

其次是烟袋、烟荷包和其他零碎烟具。好烟袋号称草地男人的“三大件”之一(其他两件是好马和好鞍具),也是牧民身上比较值钱的物件之一。标准烟袋的整体长度大约在一市尺左右,烟嘴使用和田玉、翡翠、玛瑙之类的宝石,烟锅部分是白银或是紫铜的,布满了繁冗的花纹,烟嘴、烟锅和中间的乌密烟杆连接的地方嵌有银箍。标准比例大约是各占三分之一的长度,若是两头的比例超过中间,就会引起众人的羡慕。烟袋外面要套上一个皮套,或者是直接插在蒙古靴的靴筒与毡袜之间。

乌珠穆沁地方的烟荷包是用绸缎缝制的,长度与烟袋相仿,有的上面镶着漂亮的锦缎,纯粹是在展示女人的手艺,当然也包括情意。烟荷包收口的地方用一条银链子吊挂着几件或银或铜的小巧烟具,包括通烟锅的钩子和盛放火种的小银锅。以前还有取火用的火镰,当年的草地上打火机虽然尚未流行,但火柴已经司空见惯,火镰早已见不到了。但草地上取得火种毕竟不易,很多老年人还是习惯于用烟荷包上吊挂的小银锅取来火种点烟,或是和别人对火吸烟,而不轻易使用火柴。个别老人手里还能见到鼻烟壶和鼻烟。两个老人相见寒暄后,还要互敬鼻烟壶,或是互敬烟袋以示礼节。

靴筒里掖着的物件还有一种,但不是每个人都有,那就是给马刮汗的马刮子,蒙语称“麻焦尔”,也有人把它吊挂在马鞍后面的“甘吉格”(皮捎绳)上。马匹疾驰后通体透汗,经风干后体毛纠结在一起会很不舒服,也不好看,这就需要人来用特制的马刮子来帮它刮顺。马刮子大体是以竹木制成,形状约略近似京剧舞台上的令箭而略窄、略小。有些马刮子上雕镂着各种花纹图案,非常漂亮。当年我曾从北京带去一小块戒尺大的紫檀,费了好大力气做成一把非常漂亮的马刮子,待要雕镂时才发现自己没有那份功力,只得作罢。

相关画作(作者:牧雨):

   

   

   

   

   

   

   

   

   
    当年的水彩画

  更多相关图片请移步作者博客:http://blog.sina.com.cn/s/blog_709023570100op93.html


 牧雨文集:http://hxzq.net/showcorpus.asp?id=160

 


华夏知青网不是赢利性的网站,所刊载作品只作网友交流之用
引用时请注明作者和出处,有版权问题请与版主联系
华夏知青网:http://www.hxzq.net/
华夏知青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