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前过国庆 作者:冯敬兰


 

  从前过国庆

近年由于实行双休日,赶前错后就和国庆的法定三天假日合并成七天的长假啦!一进九月,宣传战先开打,咚咚锵,黄金周!锵咚咚,黄金周!满耳朵都是这个节奏这个字眼,空气里都飘洒着金钱的味道。

从前的国庆节怎样过?那也是一进九月就忙活啊,可跟钱是一点儿关系也没有。

我小时候曾经连续四年参加了国庆节的庆典活动,隔着时空遥望,那样的国庆真是一年里的大事,历历在目,永不重复。

1961年9月,新学年开学没几天,班主任吴老师就告诉我们,国庆节上午,我们学校五、六年级的学生要参加天安门广场的“组花”活动,广场将由50万人组成“花的海洋”。在毛主席和国家领导人检阅游行队伍时,不断配合掀起高潮。游行队伍过去后,这些人要“涌向”天安门,形成最后的高潮。

我11岁,刚升入五年级,要搁现在上下学得家长接送,可那时的我们是高小生了,高小生就是独立的大孩子。

于是,整个九月,我们都在忙。一是练队,走步、集合、分散。天安门广场那么辽阔,几十万人列队站好,横、竖、斜三条直线,谈何容易?队列规定,每人位置是一块方砖,前后左右都隔一行。我们训练的就是在规定的时间内,分散与对齐。二是做花,学校供给皱纹纸,自己找树枝。枣树的枝杈虬劲结实,造型好,最适合做花的支架。花要做成玫瑰花,花瓣往外翻卷,花蕊用细铁丝裹着黄色皱纹纸弯曲而成。每天放学后,吴老师就和我们做到天黑,每道工序都有分工,有的负责裁纸,根据花瓣的大小,把一捆皱纹纸先剪成段,再把段叠好裁成一摞长方形纸片;有的负责做花瓣,先用木筷子把每片纸卷绉,纸片一头的两个角要修成圆形,再用手指捻成卷曲状,做成花瓣的雏形;有的负责用粗线把花瓣捆扎成玫瑰花的造型。树枝也要加工,磨去扎手的刺和棱角,每根枝杈用皱纹纸条裹好,才能把一朵朵漂亮的花绑在枝头。九月里放学不回家,忙到天黑是常事。在路灯昏暗的小胡同里往家走,手里小心翼翼捧着自己的花,别提有多兴奋啦!那年月没有人贩子,小孩子多晚回家也没有家长在学校门口抻着脖子等候。

那时的国庆节,天已经相当冷了,大人们都穿上了绒衣,小孩子也穿的里三层外三层。虽然学校离天安门广场很近,也得天不亮起床,冷得浑身发紧,哆哆嗦嗦地穿着白汗衫花裙子,被母亲逼着在裙子里面又穿了秋裤,一边生气,一边当着母亲的面把裤子卷到膝盖。母亲的声音追在身后:“把裤子放下来,太阳升起来再卷!”我跑到大门口,把裤子使劲往大腿根卷了又卷,仿佛向母亲示威。胡同里路灯昏暗,鸦雀无声,墙根门洞黑黢黢的瘆人。我举着一大枝子玫瑰花,一路小跑,既怕看见鬼魂,又怕遇到生人。

天放亮以后,我们已经在广场各就各位。胡同里、长街上,负责戒严的居委会老太太、警察和军人,也已经站在各自的岗位上。我家住的胡同开口在西长安街,与中南海斜对着。西长安街马路南的人行便道上,是老百姓的“观礼台”。早上七点多钟,母亲和街坊们就会拿着小板凳、小马扎坐在那里,等待看游行的景儿。天安门城楼金碧辉煌,红旗招展,我们踮起脚尖,能看见城楼上影影绰绰的人。

几十万群众进入广场,很快就站好位置。少先队的方阵在广场的西北,广场的灯柱上有信号旗,我们会根据要求,一会儿高举花束欢呼,一会儿放下花束休息。游行检阅在十点开始,因为相隔很远,又被高举的花和手臂遮挡,我们什么也看不见。

游行的压阵队伍是一大片红旗,他们从天安门前经过时,成千的白鸽被放飞,我们就开始紧张了。在游行结束的那一刻,广场上的几十万人要一起涌向天安门。没有谁发出命令,就看见前面的人开始涌动,我们跟着就跑,一边挥舞手中的花枝,一边喊着“毛主席万岁”,谁也顾不上谁,谁也看不见谁,只顾着跑,一气跑到金水桥前。毛主席和一行领袖总是先去城楼的东面,向那里的人群招手致意,再走到西边来。为了等待这一刻,我们要不停地喊着“毛主席万岁”,直到把他们喊过来。毛主席在城楼的这一角向我们招过手,就从西边下去了,这时,我们的队伍就解散了。

国庆节的晚上,天安门广场总是举行规模盛大的歌舞焰火晚会,歌舞是事先排练好的集体舞蹈,焰火要放三次,每次20分钟。因为我家住在附近,我们总是坐在院里看花。有种礼花一升空,就放出许多小降落伞,一刹那满天飘着白蘑菇,那是最让小孩子兴奋的了。人人都觉得小降落伞要落在自家院里,却忽忽悠悠又飘到了别处。

一直到午夜,天安门广场方向才渐渐安静下来。国庆节,就这样过去了。
 
                                                                           2011-09-29


 冯敬兰文集:http://www.hxzq.net/showcorpus.asp?id=153

 


华夏知青网不是赢利性的网站,所刊载作品只作网友交流之用
引用时请注明作者和出处,有版权问题请与版主联系
华夏知青网:http://www.hxzq.net/
华夏知青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