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结——我看电影《生死朗读》 作者:田小野


 

 死结

    ——我看电影《生死朗读》

这一年俺看的电影有百部吧?包括全球十大佳片和十大禁片。《生死朗读》是唯一看两遍的,先在电脑上,后下载在电视上看。泰坦尼克号的女主角温斯莱特已人到中年,却凭此片获得81届奥斯卡金像奖。因为喜欢这个电影,俺接着读了它的小说版——本哈德·施林克的《朗读者》,电影基本是忠实原著小说的。

一个卑微的文盲女人,文盲——是她一生的死结。20多岁的时候她在西门子得知要获提拔,因害怕提拔后暴露文盲身份,她辞职报名纳粹党卫军成为一名女看守。她和5名女看守共同负责的一所关押犹太人的教堂遭遇炸弹袭击,由于她们6人拒绝打开大门,致使300多名妇女儿童被活活烧死。

36岁时她当电车售票员,下班途中偶遇一在路边呕吐的15岁少年,她帮助了他。他们之间相差21岁,她引诱他发生了男女关系。每当性交前,她都要少年为她朗读令她痴迷的文学作品。电车公司又要提拔她到办公室了,坐办公室势必又要暴露文盲身份,她为此也为与少年除性交外出现的情感不合拍,她悄悄离开了。

少年再见文盲女人是在旁听公审纳粹的法庭上,少年已长大为法律系青年学生,法庭出示当年的一份证明6个女看守有罪的报告,其他5个纳粹女人众口一辞说是女文盲所写,并将本该6人共同承担的罪责推到女文盲一人身上,时年43岁的女文盲较之其他5人显然对文明社会的游戏规则毫无概念,在法庭要当庭验证笔迹时,她因要坚持隐瞒文盲的身份拒绝书写而承认是自己所写,她被定为罪首处以终身监禁的重刑。

显然这个叫汉娜的女人认为做一个文盲比做一名重罪犯更丢脸,较之重罪犯她更害怕暴露自己是个文盲。此前她逃避了有轨电车公司对她的提升,做售票员她可以掩饰她的弱点,如果调入办公室,那她的文盲弱点将暴露无遗。更早她还躲避了西门子公司对她的提升而去做一名党卫军女看守。

61岁的汉娜在获得大赦即将出狱的前一天在监狱里自杀了。她在漫长的监狱生活中自己努力摘掉了文盲的帽子,与她相差21岁的男人也已为她的出狱精心安排好了一切,从住房到工作。他不间断为她寄去自己亲自朗读的各种文学读本的录音,而她则从监狱图书馆借来这些读本,对照着认字,终于学会了读写。……

在电影里,汉娜的死亡方式极有隐喻意义,她是踩着在桌上摞起来的厚厚书籍悬梁自尽的。俺觉得这个电影最深刻处就是汉娜究竟为何而死?最高明处就是无论电影还是小说都没有关于这个问题的答案。

许多人认为汉娜死于对的爱情的绝望,即她对她曾引诱的少年怀有爱情。后来的他虽然牵挂她也为她做了许多却没有给她爱情。俺不以为然。因为这对男女从来就不曾有爱情,是成年女人用“性”这种东西引诱了男孩,——That’s why you’re here!——你不就是为这个才来的吗!——汉娜当年如是说。男孩成年后则说:“我为汉娜营造了一个小小的生存环境,一个小小的空间,它给予我一些东西,我也可以为它做些事情,但是,它在我的生活中却没有占有哪怕是一席之地。”(小说《朗读者》)

亲手断送300多条人命,汉娜是不可宽恕的。然而,德里达说:“宽恕不可宽恕的”,意思是,真正的宽恕的具体实现需要解构宽恕原来的可能性,也就是会打破原来关于什么是能宽恕什么是不能宽恕的界限。爱,也是这样,如果爱没有这种超越性的维度,爱就永远是变相的自恋。

经历过文/革的人们,都能清楚记得,在“国家理性”支配下,人们轻易地放弃了个人判断的权利的情景以及人的不思想所造成的灾害。与千千万万有文化的有理性的知识分子却放弃个人思考判断和尊严相比,汉娜没有能解救教堂里的犹太人,虽然也是残酷的和有罪的,但这符合那个环境轻而易举强加给这个卑微的文盲的一切。

汉娜终其一生都崇拜朗读,崇拜书本,但最终却是书本把她引上绝路。做文盲,她完全能适应她的社会存在,能坦然甚至理直气壮地面对法庭,一旦她识文断字有了文化,死结解开了,她反而用自杀来拒绝回归社会。这是否说明,理性,不能成为人的最终救赎。

                                                                          2011-08-29


 田小野文集:http://www.hxzq.net/showcorpus.asp?id=151

 


华夏知青网不是赢利性的网站,所刊载作品只作网友交流之用
引用时请注明作者和出处,有版权问题请与版主联系
华夏知青网:http://www.hxzq.net/
华夏知青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