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北大荒知青之歌(雪花飘飘)” ·读《失落的一代》 作者:若水


 

 评“北大荒知青之歌(雪花飘飘)”

2010年11月底。在北京,有人组织了一场大型演出,它的题目是“北大荒知青之歌(雪花飘飘)”。这场演出,规模宏大,服装华丽,歌声嘹亮,布景壮美,有一定的艺术性。但你办一台晚会,总是想要说明些什么。你们想要说明些什么呢?你说这就是北大荒知青发自心底的歌声?我们是不认同的。

分歧点一:

对那场文化大革命中的上山下乡运动,究竟应该肯定还是否定?我们的意见是应予否定。因为它是文革的副产品,是违背历史发展的大方向的,是不得人心的。可你们却把那场上山下乡运动写成美好的抒情诗。青年们满怀激情地走,在那里激情地战斗,幸福地生活。既然边疆的生活那么有意义,那么,还逃回城干什么?继续激情啊。说你背叛了当初的理想主义一点都不过分吧。你说你对上山下乡运动也持否定态度,那么好,我们问你,你从哪里表现出知青们对上山下乡运动的不满和愤怒?没有。我们看到的只是欢声笑语歌舞升平。

分歧点二:

当时那些青年学生是怎么走的。我们的看法是,怎么走的都有。有的是满怀“革命”激情,在天安门广场宣完誓走的。但很多人不是。绝大多数人是被知青的。他们被那大潮裹胁,不走是不行的,有的年级干脆就一片红了,哪容得自己选择。因此,在实际上,送行这一场面,既有锣鼓喧天。红旗招展,也有那撕心裂肺的哭声。这惊天动地的哭声说明了人们对青年前途的担忧,对上山下乡运动的不满。你表现了人民群众发自心底的声音了吗?表现起来有一定难度,我们理解。问题是你根本不想表现。你笔下的青年学生都是“夹杂着朦胧美好的痴迷,呼唤着英雄远征的壮语……义无返顾地离去”。那是你,或你周围的一群,而不是全体。我们做过调查,在去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的54万知青中,这样满怀激情地走的,不足10%。

分歧点三:

知青们(也包括北大荒的兵团战士们)在农村、边疆的主要心情是苦闷还是快乐?情绪是低沉还是激情?“北大荒知青之歌(雪花飘飘)”的第三幕。题目一目了然,那一段岁月是“激情燃烧的岁月”。这一观点,我们是不认同的,知青们(也包括北大荒的兵团战士们)那一段岁月不是“激情燃烧的岁月”而是苦闷的岁月,正因为苦闷,看不到前途,不明白这样辛苦劳作究竟有什么意义,才有返城潮。如果情绪都那么高,扎根边疆和农村就是了。跑什么?再确切点儿说,有不到10%的人是继续“激情”的,他们中有的人“扎根”的口号喊得震天响,他们也因此得了济,入了党,当了官。可是,返起城来,一个也不落后。绝大多数知青辛苦、平凡地劳动着,从来没有激情燃烧过,他们也不需要被激情。

关于“激情燃烧的岁月”,我们不得不多说两句。1700万知青,激情燃烧最烈的,首推去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的。黑龙江兵团,首推54团,那里出了一个人物,他叫高崇辉。全黑龙江兵团都在学习他,他作为1700万知青的唯一代表参加了全国农业学大寨会议。激情燃烧的核心是“革命”,其最佳表现形式是“扎根”。高崇辉就是不惜和他女友分手也要立志扎根在克山农场即54团的。一时间,广播、小报、墙报、展览、报告会、演出,当局开足了宣传机器。就是在那种形势下,有多少人也跟着激情呢?我们做过一番调查。我们调查了54团的几个连队。每个连队有知青200人至300人不等。跟着激情的,各连队没有超过10个人的。也就是说,没有超过5%。团部——特别是团宣传队,这一比例要高一些。54团有个29连,有一名知青激情得厉害,立志扎根。指导员乐坏了,可让他找着了一个典型了。可是,他还没有对象,这根怎么扎?指导员又忙着给他介绍对象。成了。他四处去作报告,闹腾得人头疼。结果呢,知青们大规模的返城还没开始,他和他的对象双双比翼高飞办回城了。54团还出了个人物,北京知青,叫刘宁。他当时正在团部演一出话剧,名字叫《挑战》。这出话剧是根据高崇辉的先进事迹改遍的。刘宁在剧里演男一号。他的已经办回北京的好朋友黄一丁给他去信说家中正给他往回办,刘宁把黄一丁的信交给了组织,表示了扎根边疆的决心。黄一丁回信:“你是把戏剧舞台当成你的人生了。……我希望一直看着你们举着时代的火炬勇往直前。正如我有一次给别人写信中说的那样:你们身处偏远落后的乡村,却是时代最英勇的尖兵。可是小心!假如有一天你把这火炬扔掉了,看我会怎样嘲笑你!”此事惊动了上层,谢静宜指令《北京日报》公开发表。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组织了全兵团范围的大讨论。这场戏最后以黄一丁承认错误宣告结束。后来刘宁也办回了北京。刘宁和黄一兵俩人现在在北京工作、生活都还不错,两人还有来往。高崇辉也没有扎根。他现在在上海,是个务实的人。当我们重温黄一丁的话“可是小心!假如有一天你把这火炬扔掉了,看我会怎样嘲笑你!”时,我们怎样回答?我们并不认为放弃那所谓的“革命理想”最终选择了返城有什么不对。每个人都有追求幸福生活的权力。可是,做了逃兵,背弃了当时的“革命理想”,时至今日,奢谈当日的激情,是不是有些滑稽可笑?对了。第三幕“激情燃烧的岁月”回避了这一实质问题。它以革命样板戏作为过场。可是,谁心里不明白,激情的核心问题是扎根。绝大多数知青,90%以上的知青,包括台上的绝大多数演员不想扎根,他们没有扎根的革命激情,这就是真实情况。说那岁月是“激情燃烧的岁月”是不真实的。

分歧点四:

时至今日,我们应该提倡以人为本,尊重生命,科学发展还是继续提倡盲目的所谓“英雄主义”?当时有些知青受所谓“英雄主义”思想影响做出了一些壮举。例如金训华为了在洪水里捞一根电线杆子献出了宝贵的生命。还有就是扑救山火。有的连队组织知青多次扑救森林大火,却无一伤亡。据他们讲,其实有的山火是不用组织扑救的,另外,扑救要讲究方法,比如要打防火通道,要追着火打不能迎火打。纪念这些逝去的年轻生命可以理解,但与此同时,我们只是一味颂扬这种“英雄主义”精神还是同时告诉人们要尊重科学,尊重生命?

分歧点五:

知青返城工作后遭遇下岗。该不该特别颂扬?我们看,没必要。又不是你一个人下岗也不是只有当过知青的人下岗,你不过是下岗人员中的一个,也不是下过乡的都特别出息,特别坚强。下岗了,总得吃饭,人人都得面对。城市里的产业工人,工人老大哥表现并不比你差。我们觉得有些曾经当过知青的总有一些知青情结,总爱突出自己和自己周围的一群人,其实大可不必。知青原来就不是铁板一块,返回城市后已经融入了社会各阶层,没有必要单提出来歌颂一番。

分歧点六:

兵团战士之歌有没有必要翻出来重唱?我们认为没有必要,因为它是被历史淘汰的东西。当时组建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跟和苏修关系紧张有关。兵团组建后,经济效益不好,连年亏损,后来也由于和苏修关系有所缓和,外家上裁军的需要,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在1976年取缔,又改回了农恳系统。“兵团战士胸有朝阳,胸有朝阳……”胸有什么朝阳,纯属胡扯。

办一台晚会,乐和乐和,理解。纪念逝去的青春,理解。歌颂劳动和付出,理解。怀念那片黑土地和那片土地上的人民,理解。把去过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的54万知青都说成激情燃烧的一代,那是歪曲历史事实。把那场灾难描绘成幸福的伊甸园那是谎言,是我们所不能同意的。

顺便说一句,“雪花飘飘”的背景、音乐、服装、舞蹈都很美。一场演出,反映了一代人的迷茫。40年前是这样,40年后还是这样。

                                                                2010-12-07

 


 读《失落的一代》随笔

感谢不敢枉言将此文推荐至新浪读书频道官方博客圈【大众书评团】首页感谢宸之韬将此文推荐到新浪首页——读书----大众书评团和新浪首页——博客——文化——书评团

前些天,读了一本书。是[法]潘明啸写的《失落的一代》,由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2008年出版。

读了这本书,我才知道,原来老人家给那些中学生的阶级属性定的是资产阶级。所以要送到乡下去改造。他不止一次说过他的这一看法。1967年5月,正是在文化革命的高潮中,毛曾明确地对这一代“青年知识分子”表示失望,并决心要对他们进行再教育:“本来想在知识分子中培养一些接班人,现在看来很不理想。在我看来,知识分子,包括仍在学校受教育的青年知识分子,从党内到党外,世界观基本上还是资产阶级的,因为解放后十几年来,文化教育界是修正主义把持了,所以资产阶级思想溶化在他们的血液中。所以要革命的知识分子必须在这两个阶级、两条道路、两条路线斗争的关键阶段很好的改造世界观。”1971年4月5日到7月31日期间召开了全国教育工作会议,该会议纪要经毛同意在8月13日公布。纪要认为,建国后的17年里“毛主席的无产阶级教育路线基本上没有得到贯彻执行”(一条“黑线”专了无产阶级的政),因此“大多数教师和17年培养出来的学生的世界观基本上是资产阶级的”。

我不明白的是,那些生在新社会,长在红旗下,在公办的学校上了几年小学、初中、高中,怎么就都形成了资产阶级世界观。

读了这本书,我才知道,原来把城市里的中学毕业生们赶到乡下去的政治原因是为了“降服红卫兵”。才知道老人家给清华大学工宣队赠送的一篮芒果主要并不是让工人兄弟们品尝的,而是表示对他们的支持。当时,工宣队进驻清华大学受到了红卫兵的抵制,发生冲突,造成人员伤亡。工宣队站稳脚跟后,“开始把中学生及大学生遣送去边远地区,主要是黑龙江和内蒙”“降伏红卫兵与重新大规模遣送青年下乡,这两者之间的关系昭然若揭。下乡运动包藏着镇压的动机。”“‘革命小将们’明白到毛真的是下了决心要甩掉他们,‘再教育’的意思是否定他们为毛所作的一切。”

读了这本书,我才知道,如果没有“文革”,如果不把国家搞得那么乱,不是大学停招,工厂停滞,经济濒临崩溃的边缘,不是几届中学毕业生“积压”,这些城市里的孩子本来是可以不用下乡的。“1966年到1976年10年间,被招工进城的农民数量是跟被下放农村的知青数量‘一样那么多’,或者是‘几乎一样那么多’,而且他们之中的大部分都成功地在城里定居下来。”“从1981年起,所有的中国资料都肯定这件事情。”“10年间,下乡知青的人数一般估计在1300万和1700万之间。同时那10年间共有1400万人招聘进城,其中600万是知青,800万是农民。”

读了这本书,我才知道,上山下乡并不是中国的原创。原版的是前苏联赫鲁晓夫制作的。“1954年初,赫鲁晓夫动员共青团员们去开垦位于卡萨克斯坦和西伯利亚的3500万公顷的荒地并取得了好成绩。两年后,约30万大城市的青年在这些土地上安置下来。到了50年代末,他们生产出的粮食占全国产量的三分之一。”另外,要求高中毕业生必须有至少两年的生产劳动经验才能进大学也是赫鲁晓夫提出的。

“学习赫鲁晓夫的榜样,不遗余力地称颂青年们的开拓精神、愿为发展祖国农业自我牺牲的决心、为发展落后地区的文化作出的贡献,还有他们放弃脑力劳动而选择了体力劳动的革命情操。这类美言美语在中国以后的宣传机器里不断地重复又重复。”文革前,下乡的青年是半自愿的,他们去的地方主要是新疆、黑龙江等边疆地区,被称为支边青年。文革中采取号召和动员相结合的方式,大批中学“毕业”生被赶下乡。他们去的地方主要是农村。“知青没有能在经济上有所作为。他们被迫使用简陋的工具,自然远远不如那些从小就在地里干惯苦活儿的农民。”而且由于中国总体上人多地少,粮食产量不高,知青下乡挤占了农民的口粮。

从这本书中,我们断断续续地知道了下乡知青的一些情况:

“1973年夏天的全国工作会议的报告承认,有三分之一的知青生活不能自给,40%的住房条件恶劣。为了改善他们的生活条件,决定采取不同措施增加他们的安置经费。拨给集体用于安置每一个知青的补助费增加了一倍:南方从230元加至480元,而北方则从250元加到500元。有些青年虽然尽力艰苦劳动,还是非常困难,无法自给自足。”“7000名到贵州下乡插队的上海知青中,就有6000名跑了回来,原因很简单,那儿吃不饱。”“在全国会议上还公开讨论了特别令人焦虑的知青,尤其是女知青,的安全问题。大会一致同意有必要惩办那些迫害欺压知青的罪犯,所以分别在1973及1974年给一批干部定了罪判了刑。周恩来和另外几位高级领导亲自提出建议,把对知青施以酷刑的两个云南兵团军队干部以及另外两个奸污迫害几十个女知青的黑龙江兵团现役军人干部判处死刑,并且在大会后立即执行。”“1974年起,有关部门把知青揭发的迫害事件以及‘非自然死亡’的个案(似乎是意外或他杀引致)作了详细记录。虽然中央很重视这个问题,但那些令人愤慨的事件在全国会议之后并没有消失。根据知青办的官方统计,仅1976年就揭发出1万桩迫害事件(其中奸污女知青占大多数)。同一年,记录有4970件知青“非自然”死亡个案,占总死亡人数的73.5%。”那么多知青到生产建设兵团并没有带来经济效益的大增。“本来国营农场已经赤字连年,转到军队掌管之下更是每况愈下。从1967到1969年,亏损额增加了近5倍,达到4.6亿元,而投资实现经济效益则下降了13%。”“从1971到1973年,生产持续下滑。黑龙江兵团仅在1973年就亏损了近2亿元,而整个兵团系统的亏损额竟然达到了11.1亿元。”“1977年12月21日,在座谈会上派发的一份内部简报上,知青办公室透露,根据一项全国范围的调查,许许多多的知青生活仍然达不到自给自足。在13个省市自治区下乡青年生活不自给的比例超过50%,而在云南、贵州、四川、福建及甘肃等地则高达70-80%。”我从这本书中得知:

中央之所以迅速对云南知青作出让步,与一九七九年初已决定的“对越自卫反击”有关,“如果在此边境地区发生大规模社会冲突,就很不利于开展反击战斗。”上山下乡在一九八○年被终结,主要原因是“社会上各种形式的抵制与抗争,(包括农民的消极抵制。)在一九七九年发展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这就促使政府最终放弃了这场运动。”据港府统计,仅一九七○到一九七五年,至少十万大陆青年逃港。

“从全国来看,大约有400万知青在1979年被接受重新迁入原居城市。1978年250万回城青年中的一大部分是在年底才离开农村的,这就意味着中国出现了一次与1968年底到1970年初的从城市往乡下的人口移动很相似,但是朝相反方向移动的人口迁徙潮。”“1980年5月胡耀邦在一次中共中央书记处会议上宣布:‘要把城市青年上山下乡种地的办法改过来。要用其所长,不要强其所难。过去的办法是一举两害,现在要一举两得。’“回头看看上山下乡的做法,家庭不接受,农民不欢迎,社会有阻力。”目前,尚有八十万知青永留农村。与农民结婚的知青总数四十三万。

文革后只有四十三万九千知青进入大学,进入“上层建筑”的知青总数不超过百万。

至今还有老知青愚呼青春无悔。

如今一些老知青仍浑然不知上山下乡运动“从哪儿来”、“到哪儿去”。仍在自娱自慰地高呼“青春无悔”,竭力为当年的苦难寻找浪漫价值,仍在将“白白浪费”说成“无悔牺牲”。稍感遗憾,《失落的一代》未对这一“老知青现象”展开深入论析。

                                                                    2010-07-23

这本书可以在线阅读,也可以下载。在线阅读的地址为
http://www.ziyuge.com/Books/47/47666/Index.html


 作者博客http://blog.sina.com.cn/ssrq00


 若水文集:http://hxzq05.d68.zgsj.net/showcorpus.asp?id=176

 


华夏知青网不是赢利性的网站,所刊载作品只作网友交流之用
引用时请注明作者和出处,有版权问题请与版主联系
华夏知青网:http://www.hxzq.net/
华夏知青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