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又平:关于《知青》一剧给友人的复函 作者:老例搜集


 

 关于《知青》一剧给友人的复函

作者:王又平

来源:海纳百川http://sz1966.blog.hexun.com/77306499_d.html

仅仅看了开头的几集,基本上不同意你的看法。但因为没有看完,同不同意你的看法也没有什么依据。但又想到不知是西哲所说还是网民所说:闻到一碗发馊的饭,难道非要吃完才能评价吗?下面所附的是《知青》刚播出时我写的博客,大致说到了馊味儿来自何处。手抄《讲话》和赶这个档口玩儿知青,均是对知青精神的一种悖逆——特别是手抄讲话让我从心底里看不起梁,他是读过复旦大学中文系的,而且他是作家,如果他不知道讲话对中国文艺带来的祸害,要么就是失去了历史记忆,要么就有一根媚骨在。“知青”一开始就是政治的玩物,真正的知青精神是知道自己成了政治玩物后的警醒,而且以此唤醒世人。你我都知道它最后导致了知青运动的终结。简单地说,知青们以各自的方式终结了知青运动,从而完成了一次最伟大的自我否定。知青精神了不起的地方就在这里。我是写血书下去的,在平是以承受着家庭和个人的屈辱扛过来的,我们几乎是以摧毁了自己赖以寄生的精神根基而获得重生的,我们所做的一切就是试图以亲历告知世人:纯洁的青春和高扬的理想绝对不能第二次作为罪恶的遮羞布,世人啊,你须当警醒。你最后那句话特让我感到悲哀,若果一个党卫军说,尽管希特勒是坏的、纳粹是坏的,但是“青春个体的真诚、奋斗、爱情必须肯定!”你能同意吗?同意与否我没有辩论的意思,我那则博文后附了一个所谓“重塑知青精神”钓鱼台联谊晚会的帖子。在钓鱼台重塑知青精神,我不敢说是践踏,起码也是反讽吧;若把那些成员视为与我等一样的知青,要么是我们自作多情,要么就是他们自作多情了。祝好!又平(http://blog.sina.com.cn/s/blog_4d53587101010fa5.html


附我的博文:

编剧梁晓声是我的同龄人(大我两个月,不知中学是否比我高一届,我66初三,他可能68高一),且同年(68年)下放当知青(他去了兵团,我去了农村)、同年(74年)以工农兵学员的身份上大学中文系(这表明我们在乡下表现得都挺不错)、同样有在大学中文系当教授的经历。我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一直是他的拥趸,我们有太多的精神契合:同样的激昂的乃至狂热的理想主义和浪漫主义、同样的“青春无悔”的英雄主义、同样的愤世嫉俗精神和平民主义立场。在整个80年代中我一直引梁晓声和张承志为同调,在当代文学史教材中,他俩的章节都是我撰写的;在我的个人著述中我是很乐于为他们的浪漫主义和理想主义、英雄主义张目的。我写他们如同在写自己的精神旅程。

微妙的变化应该说发生在90年代。就我自己来说,最大的冲击莫过于一位加拿大学者对我的采访了。她是研究知青文学的,在中国采访了不下于100多位老知青,基本话题就是一个:你怎么看待你当知青的经历。我连哽都没打就作了一个“青春无悔”式的回答。采访结束她告诉我一个很有意思的结论:在她调查的老知青中,现在处于中上层的多是“青春无悔”,处于中下层的多是“不堪回首”。她最后问我:您不觉得很有意思吗,王教授?打那之后,我虽然不曾改变自己的人生体认,但确实对代表着知青出场的“历史呈现”多了一个心眼儿。

至于梁晓声在90年代的创作我就不大关注了,因为我不喜欢他作品中的道德主义立场和民粹主义情绪,中国当代文化史有无数案例可以表明:它们本身就是中国当代政治文化的表面基础(请注意,是工具性的而不是实质性的),迟早会被官方意识形态所利用,并被植入主旋律文化中,从“为人民”70多年的流变中再清楚不过地表明道德主义和民粹主义是载负它的双桅船。所以,我对梁晓声抄书、对央视在纪念之际隆重推出《知青》一点儿也不觉意外,尽管他曾痛快淋漓地抨击过社会不公,好像还发表过很激烈的言论,但他从来无意置身于主旋律之外。我尊重梁晓声的信念及其表达,不论是艺术的还是政治的;想重复的仅仅是那位加拿大学者对我的发问,我想,要是梁晓声想到这个发问来编《知青》,没准争议不至于这么尖锐;当然要是这样,央视是否会隆重推出就值得打问号了。为了证明那位加拿大学者发问的客观依据,看到一个材料就顺手贴在下面了。本来是“顺手一贴”的,写到这个份儿上喧宾夺主了,就改为“筑博日谭”吧。


友人来函如下:

终于看完了《知青》,虽不完整,断断续续,但整体感觉不错,或者说很好!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部《红楼梦》,一千万知青就有一千部《知青》。每个人的经历不同、感悟不同,就都会从不同的角度去解读。有人批评、有人呼吁停播,有的人认为当年苦不堪言、度日如年,于是认为电视剧美化了当年的生活等等。其实,这里有很大的主观调节作用在里边,你抱着乐观的态度去看待周围的事物,完全可以苦中作乐。现在的“积极心理学‘对此有很多揭示。我当年在晨光,就是一个“浪花”派,经常要在平淡困苦的生活中制造出朵朵“浪花”。

必须否定文革!必须否定知青“上山下乡”运动!但这种否定不是呼喊口号,不是刷标语,而是艺术地再现当年的荒谬,如通过吴敏的极左言行,再现了白卷英雄张铁生事件;通过赵曙光被隔离审查反击右倾翻案风等情节;通过开始的一场大雨最后的一场大火,都是形象地否定这次荒谬的运动。这都寄予了编剧、导演的深刻用意。尤其的最后的一把火,把一切都烧得干干净净,把所有人的命运都模糊了(不交待了),只留下那些鲜活的青春记忆。上山下乡运动必须否定,但青春个体的真诚、奋斗、爱情必须肯定!这正是这部电视剧成功之所在。

 


华夏知青网不是赢利性的网站,所刊载作品只作网友交流之用
引用时请注明作者和出处,有版权问题请与版主联系
华夏知青网:http://www.hxzq.net/
华夏知青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