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缉思:这个老知青有怨无悔 / 玉山云:给电视剧《知青》编剧的三个问题 作者:版纳荒草搜集


 

 这个老知青有怨无悔

作者:王缉思

来源:新浪博客

作者简介:王缉思,国际政治学家,美国问题学者。男,1948年11月生于广州。1968年高中毕业于北大附中。1968年至1975年在内蒙古和河南下乡插队。1976至1978年在三门峡水电厂当工人。1978年入北京大学国际政治系学习,1983年获硕士学位。

转发了一篇无名氏关于知青的评论,围观者之众超乎我的预料,忍不住来一个狗尾续貂。

广告上说电视剧《知青》要在中央一套播出,那无疑是主旋律作品了。既是主旋律,它颂扬什么,掩盖什么,回避什么,就没有悬念了。我爱看悬念片,希区柯克什么的,没悬念的,就不浪费那个时间观赏了。

在校闹革命两年,上山下乡8年(内蒙古7年加河南1年),电焊工两年,我18-30岁的大好青春,就这样奉献给伟大祖国了。上山下乡整个是场大悲剧,文化大革命的副产品。那个年代当然有歌声,有欢笑,有爱情,有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就像今天的朝鲜,今天的阿富汗,今天的叙利亚,也都有局部的、微观的欢声笑语一样。整个民族的悲剧,不等于是每个人的悲剧。

那个年代,一些人的奉献,转化成了另一些人的收益。我贿赂过公社管知青的干部,为的只是开出一张证明信,同意我从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东乌珠穆沁旗查干诺尔公社宝门塔拉大队知青,转变成河南省陕县大营公社大营大队知青。贿赂的东西在今天看来微不足道,只是所谓的“烟酒烟酒”(干部们都要“研究研究”),不过价钱可是那年头至少一个月的收入啊。至于“上贡”数额更大但收效为零、被干部敲诈欺骗的那些丑事,不说也罢。谁敢说毛泽东时代没有腐败?小巫见大巫、五十步笑百步而已。

那个年代,没有富二代,可有官二代。特权最大的,不用上山下乡,直接当兵、进工厂了。当时被打成“走资派”的,逐渐被解放,他们当知青的子女,也就先于大多数人而回城了。我这个“黑X类”子弟,在乡下熬的年头最长,百般无奈,最后只有“转插”一条路。

要我们“无怨无悔”?无悔是当然的。我有什么可“悔”?悔没有出生在“红五类”家庭?悔不该成长在那个年代?悔没有在蒙古包、土坯房、窑洞里多读几遍《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无怨”可做不到。整个民族陷入一场十来年的大灾难,却不允许有化成文字和图片的真实集体记忆,还不让人“怨”?个人最珍贵的年华、最亲密的朋友被无情地吞噬,还能让我们抠掉记忆中的痛楚和屈辱,只留下一片赤胆忠心?

不得不承认,抹掉集体记忆的努力还是很有效果的,对主流社会说不定还是有益的。跟着主旋律唱,珍惜今天吧。


 给电视剧《知青》编剧的三个问题

作者:玉山云

来源:作者博客http://blog.sina.com.cn/s/blog_5063c27501014kmt.html

《知青》剧昨天播完了。因为也是知青,因为电视台不断播报的“中国第一部全景式反映知青年代的电视剧”的广告,我对他的播出投入了很大期望,所以追随着电视剧始终在找答案,希望能够还原我们那个年代,还原我们那时的面貌,还原我们当时的寄托,还原对历史的追问,等等。可能是期望越高,越容易让人得不到满意,所以很多知青表达了对电视剧的不满,表示了不再观看。我却仍然耐住性子看完全剧。面对剧终结尾“谨以此剧献给……”的字幕,我终于知道我失望了。

我相信编剧梁晓声的真诚。他想通过描写那个年代的知青和农场、农村表示中国人当时大多数都是好人。可是我们看《知青》并不是想让他肯定我们是好人,也不是通过他去做当时中国人的好人、坏人分类。何况他的编剧也没有给我们分出好人坏人。我们关注的是:如何看待知青的历史,如何评价这场运动的是非。可惜,这部剧并没有给我们提供答案,或者说,提供了一个不得人心的、倒退的答案。这里我想问编剧几个问题:


一、

这部剧是在揭示、批判那个年代、批判那场对上千万家庭和知青个人造成伤害的上山下乡运动还是在展示那个运动的美好、展示对上山下乡没有坚持下去的遗憾?

从电视剧中,我们看到的都是知青对建设边疆的火热情感,对理想忠贞不渝的追求。而知青被说教蒙骗,在艰苦环境中反思红卫兵运动的狂热给国家、个人的损害并没有被表现。只是用文革的“错误”表现知青在农场、农村被欺凌迫害,似乎说明知青下乡接触了中国底层社会,对知青更有益处。这一点,引起了大多数知青的不满。尤其电视剧最后一集的结尾,更让我们看出了编剧的本意。在知青奋不顾身抢救黑风口山火之后,人物的结尾没有交代,一下跳到1979年的边疆火车站。老站长看着走远的火车,叹口气说:“来的时候热热闹闹,走的时候乱七八糟”他是在说火车站发生的事吗?分明是在指责知青没有坚持住理想,没有扎根农村,没有学习那些扎根奉献生命给那里的“先进知青”,是不成熟的一代!因此,电视剧并没有歌颂知青,只是在歌颂知青中的“坚持住”的某些人。当然,这些人也得到党和国家的厚爱,在大多数知青仍然在农村苦苦煎熬的时候,他们被推荐上大学,一路提拔,成为国家栋梁。大浪淘沙,成千上万的知青成为新一代伟人的陪衬。总之用电视剧中的一句话说,当时的中国“病”了,而上山下乡路线没有错。它改变了农村面貌,改变了城市青年思想,在这场运动中成长起一大批党和国家领导人。至于其他成千上万自己回城的知青,哼,你们一辈子反省吧!


二、

上山下乡中的知青思想表现,可以分为运动初期、中期、末期,那么知青的思想表现哪个时期的思想表现最真实、最能代表历史结论和广大人民的真实意图?

电视剧比较完整的描写了知青1968年到1976年的故事。可是人物思想并没有像我们曾经的经历一样发生变化。剧中的知青思想似乎始终是初期的单纯与执着。应该知道,那时候的知青思想是在文革的狂热中被洗脑的,是被极左控制的。可是在电视剧中成为优秀运动的代表,成为被歌颂的理想主义者。尤其陕西知青在1976年仍然在农村忍受文革的极左,坚持苦熬,依然看不到希望。据我所知,因为那里条件的艰苦,绝大多数陕西插队知青早已离开农村,或者利用各种关系调走,或者办病退回城,或者当地招工安置。可惜,这些在编剧眼里不能代表正确路线,不能代表他们眼中的主流,所以绝口不提,一味让他们经受耶稣式的苦难,以表示革命接班人是怎么锻炼出来的。剧中东北的知青尽管有一部分人在议论文革,议论极左,但是没有人议论上山下乡,没有人在想办法回城,甚至都在想办法在农场结婚扎根(唯一时刻想回城的吴敏也是一个两面派的反面角色)。这真让我们过来人笑掉大牙也愤怒至极。那个年代知青是只恋爱不结婚,就怕结婚回不了城,只有极少数人绝望或者不得已才在那里结婚。所以梁晓声在剧里仍然说着江青一类人在当年说的话,怎能不让知青反感!在上山下乡运动的中后期,知青的不满、愤怒已经全国开花,社会一片指责、抱怨,可是电视剧里仍然是家长支持扎根,知青忘我献身。真不知道这些文人的良心在哪里,不知道他们对当时邓小平、李先念等人说的“三不满意”怎么评价。


三、

知青的人生真的无怨无悔?

可以说,电视剧《知青》的主题歌很好听,旋律很优美。可是让我唱怎么也唱不出口。因为其中有句歌词“磨练伴随着无怨无悔”。我无法接受我下乡是无怨无悔的。我去云南上山下乡是被迫的。我的博客文章《被风那个吹》讲述了我被迫下乡的悲惨家庭经历。我在农场时期的工作生活经历是凄苦的、始终在内心挣扎的。因为我不能诚诚实实做人。尽管我经历了艰苦生活的磨难,在那里有了思想的提高,并且锻炼出我后来工作的能力与耐性,但是这不能代表错误路线对我压迫、蒙骗的正确,不能说明人的成长就应该在错误路线中摸爬滚打,我们本可以有更自觉、更高层次的学习锻炼。因为错误路线,我们耽误了一代人,损害了几代人,社会发展陷于停顿,至今中国社会的风气、思想混乱都不能和那个年代脱离干系。这么大的代价,换来我们能够吃苦,能够逆来顺受,这还无怨无悔?世界上最无耻的骗子恐怕也不敢这样对着被他骗、然后觉醒的人这么说。其实,在知青开始觉醒开始闹回城风潮的时候,社会已经在反思了,而且批判矛头直指问题核心。可惜,至今官方没有人愿意公开承认这点。

我在阴暗角落里,给编剧提出了上述三个问题,可能很不合时宜。不过既然我费心巴力的看完你的电视,不说几句总是不快。我在战友博客“滴水湖畔”的一篇文章里曾留言:“《知青》的开播,引起广大知青和老年人的注意,这很正常,因为这是我们的伤疤和痛处。不过人老了,阴天时老伤易复发,这时候有人来欣赏赞美你的老伤,说伤的如何优美,可以做画皮展览,还说你占了大便宜,你肯定怒不可遏。我现在的心情就是这样。我理解一些名人这样写、这样说的意思,因为对于他们来说,反差越大,证明他们的成功越辉煌,可以光宗耀祖。不过,广大知青的痛苦并没有在今天解除,仍然在延续那时候开始的伤痛,所以,还是希望那些人嘴上留德,不要把炫耀伤痛当美差,而是做一些疗病医伤的工作,并且好好研究一下病因,彻底防治,使我们的后代不再染。”这段留言放到这里,就算是我对电视剧观后感的一个结论吧!

 


华夏知青网不是赢利性的网站,所刊载作品只作网友交流之用
引用时请注明作者和出处,有版权问题请与版主联系
华夏知青网:http://www.hxzq.net/
华夏知青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