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剧《知青》出笼的始末 作者:李勉搜集


 

 电视剧《知青》出笼的始末

整理:李勉

来源:2012第16期《看天下》

梁晓声一再声称他的《知青》不同于以往那些主题为“青春无悔”的同类题材,但人们仍然指责这部电视剧过于粉饰,而这部涉及敏感领域的电视剧究竟想要表达什么?编剧和制片人的答案给出的很简单——他们想要记录和保存一个特殊的时代。

四年前,济南一家餐馆内,山东电影电视制作中心的侯某张某与时任山东省省委秘书长的王敏等,聚餐庆贺由他们执导的电视剧《闯关东》热播。席间,众人向王敏请示下一个拍摄选题时,王敏提出了“知青”这个题材。

“领导说,当年闯关东的有2000万人,是我们山东父辈们的故事,而我们要涉及的知青有1700万人左右,讲的是我们自己这代人的事”,当时在场的侯某说。大家都觉得知青题材涉及人群广,收视率将有良好保障。

编剧人选很快锁定为梁晓声,初次沟通时,梁有顾虑,推说要考虑半个月。半个月后再次沟通时,梁晓声问侯某“你们有多大决心?”侯某笑着反问:“那要看你有多大野心?”由此双方一拍即合。

2009年夏天,梁晓声开始创作《知青》。每写五六集,他都会把剧本送交省委秘书长王敏审阅,“这部剧的第一编剧,其实应该是王敏。他无论工作有多忙,都会仔细看剧本,每一行他都看过,用大笔在旁边批注,连人名他都会帮忙修改”。梁晓声如是说。

王敏成了《知青》幕后团队的最大保障。他的审阅修改,保证了《知青》政治上的安全。今年4月上旬,《知青》被送往央视进行播放前的审查,约一个月。参与审查的有央视领导以及审片专家。“反馈的意见很好,老同志都说非常好”,侯某说。他们并不担心审查受阻,“我们有领导把关,政治上不会出问题,而且我们主要写知青的上山下乡经历,并不触及他们为什么上山下乡,也不讨论此后的知青返城,只是截取了上山下乡运动中的一段,与敏感不挨边”。侯某说。

梁晓声透露,审片组基本没有修改主要情节,但一些老同志对原来的结尾提出了建议,“结尾原定是很多女知青被烧死,我猜想可能是老同志看了后心软,提意见说‘那都是很好的青年’,于是遵嘱在结尾处做了淡化处理,不再明示烧死的人数”。

该剧播出后,很多人没料到会迅速走红,“现在新浪的人给我打电话,告诉我网上点播屡创新高”。这部戏不光吸引了当年的知青,也同样吸引了许多年轻人,侯某说。

这一点让梁晓声颇感欣慰,他说:“如今的青年,对清朝的那点事如数家珍;对明朝的那点事如数家珍;对国外的事也如数家珍。可就对发生在国内的这一段事不知道”。此番创作《知青》,让他旧梦重温,自称既不算“出山”也不为“畅销”,他说“作家不能只讲故事供大家娱乐,那样太悲哀,我觉得我有责任给大家介绍那段历史”。

梁晓声还说:“这部戏的主角并不是知青,是‘时代’,那个时期只有知青在受苦吗?农民不同样在经受,时至今日依然如此。所以苦难必须放到时代背景下去谈才有意义”。他又说,近年来他听到越来越多对知青经历的美化和刻意歪曲,将知青的故事镀上理想主义的金边,而这一切都是缘于创作者的有意规避和审查时的屏蔽所致。

所以,愤懑和怨恨并不是他想传达的主题。他说:“在那个年代受过委屈的人们,如果没什么伤残,何不放下恨呢?我们如今缺少宽恕的教育,且往往对温暖麻木”。因而他觉得在剧中强调的温暖不是对历史的粉饰,而是对那个时代曾表现出的“善”的赞美和坚守。

他希望剧中传递的这种美好,能够吸引更多的年轻观众,“我就是想让更多的年轻人来看,让他们懂得那段历史”

 


华夏知青网不是赢利性的网站,所刊载作品只作网友交流之用
引用时请注明作者和出处,有版权问题请与版主联系
华夏知青网:http://www.hxzq.net/
华夏知青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