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哥华知青评说电视剧《知青》 作者:徐彬、曹小莉等


 

 温哥华知青评说电视剧《知青》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中后期至七十年代中期,数以千万计的城市初高中学生,在国家领导人的号召下,以及各级政府的积极动员下,告别各自的亲人,离开了家乡,奔赴祖国的边疆、农村,把他们最宝贵的青春年华,挥洒到偏僻异乡土乡。在这场大规模的“上山下乡”浪潮中,发生了许许多多令人永远难以忘却的事情。同时,也在新中国的历史长河中,留下了一个特殊的名词——知青。

近期,一部由著名作家梁晓声编剧的电视剧《知青》在央视热播,激起了很大的反响,温哥华不少知青朋友针对剧情和自己的亲身经历,谈了对《知青》一剧的看法和意见。


吴民强(六九届江西插队知青):

 敬告梁晓声,我们还活着!

看完《知青》,心里不怎么平静。从整个剧情中充满了人性的善意,对于我们这个年龄人来说,还是很能享受的。在中国社会缺少的就是人性。所以,这清宫连续剧就讲人性,大家就在戏里剧中过一番人性瘾。

如果《知青》这个连续剧申明是戏说知青生活,大家倒也不必认真,开开心心地消磨一些时间,也不是坏事。毕竟,凡事都有例外。也许,在某地某时,就会发生比较特别的事情,那写出来,也是个很好很吸引人的故事。

说实话,我看进去了,也跟着剧情起伏而心情波动。只是,最后的结束语让我心结。再回过去看看开场白,心里便无法接受连续剧对知青上山下乡运动的描述。作为当年插队8年半的一名知青,有责任有义务,用文字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反对作者用文艺的手法漠视历史事实,美化知青上山下乡运动。

将一场为了减轻城市负担,害怕政治动乱进一步失控,而把青年学生送到农村去的,不负责任的政府行为,说成了有意锻炼青年人的培养接班人的运动。

到农村去,到边疆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应该是在“文革”前支农支边的口号。记得那时正是我哥高中毕业,里弄里早已收集了毕业生的名单,挨家挨户做动员,我家也不例外。我妈说,幸亏你哥争气,考上了大学。里弄里来动员时,我妈告诉他们,孩子已经被大学录取了,马上要去上大学了。

里弄干部才灰溜溜地闭嘴离开。当时,我的一个舅妈就上当受骗,在单位里积极表态,红旗飘飘、锣鼓声声中光荣下乡,结果后悔了后半辈子,还殃及家庭。城市青年到农村,到边疆还是主要靠动员(像董加耕、侯隽那样的只是少数人,否则,就不要宣传了)。

所谓的动员,就是一骗,二哄,三胁迫。“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很有必要……”的最高指示就在《我们也有两只手,不在城里吃闲饭》的报刊社论里出现。明处说的就是减轻城市负担,而不是培养接班人。原先挂着“革命小将”红卫兵的初高中学生,热血沸腾地打碎了旧世界。结果,在破碎的新世界,没有学可上,没有工作可做。革命小将变成了吃闲饭的城市青年。为了让吃闲饭的城市青年到农村去走得顺当点,就改个说法,知识青年还挂上一个在农村可以大有作为的招牌。后来加上的“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是最“智慧”的一笔,叫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后不要翘尾巴!学习农民的任劳任怨,任宰任割!要不红卫兵到农村闹起来,全国都没饭吃!从这点来看,你说毛泽东不“伟大”都不行!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伴随着上亿人的血和泪,《知青》作者不可以昧着良心,否认事实。

知青上山下乡运动是摧毁数以千万计的青年最宝贵的青春年华,并且,永远地将他们绝大部分人推入贫困深渊的恶政!少数人逆境奋发,是不可以拿来掩盖这个恶政的。

借网上一名知青的不忍发声:敬告梁晓声,我们还活着!

 


沈家庄(广西师范大学教授、博导,现居温哥华):

 中国现代文明史上的一个大败笔

将知青下放农村(不是“知青个人或群体,而是针对一种政府行为或者国策而言”),是中国60年代到70年代的一个文化现象。是中国现代文明史上的一个大败笔。从社会文化学本质意义而言,是一种文明的大倒退。为什么呢?

因为世界近代文明进化的标志是“工业文明”是“第三次浪潮”,是“信息革命”。而号召知识青年下农村,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却反其道而行之,是鼓动先进生产力的生力军向落后生产力学习,而不是用工业文明去带动和促进落后的农业文明!这是问题的实质!我们的讨论,过去往往纠缠于个人命运或青年知识分子群体命运。这固然很必要,但只能够就这一政策进行道德审判或者人性质疑,而没有提高到认识论和人类文明发展史的高度。所以很难得达成一种共识。当然,从正面意义考察,这无疑锻炼我们青年一代。知道社会原来是这样地残酷、严峻……

在吃苦之后,知道要奋斗!在受难之后,知道要重生!而且学到许多在艰难困苦的场合生存下来的本领。于是造就了中国今天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各行各业中事业有成的一代精英!

 


廖中坚(广西知青):

 上山下乡本身就是伪科学

其实要说对知青运动是评判还是赞扬,可能有一千种观点。但我喜欢观点之鲜明,各位知青,你对耗费你一生中最好那段年华的运动究竟持什么态度?

以我小人之浅见,“文革”既然是一场旷世未有之浩劫,其中作为不可或缺之上山下乡运动,又何能独立于运动之外,自有其光彩?它必然和造(走资派的)反、武斗、斗批改、推荐入学、开门办学、合作医疗、扎根(嫁农民)、成份论等有纠缠不清的联系。和当时一些蛮不讲理、仗势欺人也是孪生子弟。上山下乡本身就是伪科学,其理论和实践都经不起推敲。首先,为什么学生要接受再教育?工人为什么不要,农民为什么不要?本来认为学生是属于小资产阶级范畴本身就是错误的。他们要文化教育而非思想教育。我实在搞不懂知识青年下农村,贫下中农可以教育好知识青年,究竟出自哪一条马列理论?我们生在新中国、长在红旗下,资产阶级思想又是从哪里来的?

我觉得知青的思想境界比推他们下去的工宣、教育他们的知青安办干部、公社大队干部的思想要单纯高尚得多。

让思想猥琐的人来管理思想高尚但年纪轻轻的学生,必然会出事。有些地方甚至变成了残害。

从身体来讲,说什么晒黑了皮肤,练红了思想并茁长成长。我记得,好多知青下来后身体每况愈下。我们没有油吃,害鸡朦眼。很多人腰痛,当然有的是想“搞病”返城。有的人内分泌失调,停经。很多女生“一身是病”。我们班三十几人下放,癫了两个,现在都没好。另一个同学是这样上来的,她弟弟(外校)癫了,父亲奔走在安办途中,又被军车撞死。

现在由于国家的书报检查制度使很多人不明真相,有的当时骂不绝口的人也好了伤疤忘了痛。我校一个77级还读了大学的同学在下乡40周年庆会上激动地说:“当时,满怀着对毛主席的无限热爱,开始了我们的蹉跎岁月!”亏他还当着什么校长,就这水平。

 


王力坚(广西知青、台湾中央大学教授、知青问题研究者):

  莫名其妙疏忽了不少“敏感事件”

《知青》编导既然以“知青”如此干净利索的历史性集体概念为此剧之名,当是表达对知青历史全面涵括性与鲜明代表性的诉求,但却莫名其妙“省略”了对知青上山下乡运动影响深远的几个敏感事件或现象。何以若此?揣测如下——

1.毛1968年12月22日“知识青年到农村去”的指示——该剧的剧情从1968年秋收前开始,对几个月后的最高指示却无声无息晃过。编导为何回避了这么一个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最高指示?我想,是为了规避“这个国家病了”的具体责任。在剧中,“这个国家病了”始终是个虚幻的概念。什么病及为何病,始终虚幻化。编导的“批判”及观众的呼应,也就始终找不到着力点。

2.1969年3月珍宝岛事件——该事件对在东北的知青尤其是兵团知青的影响相当大,编导避而不谈却以一段中苏边境和平景象取而代之。为何?为了淡化悲惨因素?为了迎合今日的中苏和平局面?纵观全剧,梁晓声似乎一改以前的英雄主义悲情主义,而以温情主义和平主义取而代之。

3.1971年9月13日的林彪事件——林彪事件使知青的世界观人生观受到极大震撼甚至摧毁,其要害直击毛泽东。“571工程纪要”的上山下乡是变相劳改论,一语道破天机。《知青》的编导居然漠视。怪!剧中诸多“思考者”的思考也就始终只能停留在“中国国家病了”的呓语。

4.1973年4月李庆霖信件——这是林彪事件之后,知青群体分化后的产物也进一步加剧分化的事态,揭露了农村贫穷真相以及上山下乡运动的黑幕。这显然跟编导温情主义和平主义的宗旨以及知青生活牧歌化的策略背道而驰。

5.1973年张铁生白卷事件——1973年的张铁生白卷事件的影响是全国性的,编导舍去不用,却编造一个1974年吴敏大闹考场的事件。仅仅是“文学创作”考量?还是为了遮蔽历史?

6.农民不欢迎知青下乡(分薄口粮等)及知青给农村及边疆造成的损害——这显然是选择性的编导策略,编导所要极力渲染的是知青与农民融洽无间的深厚感情,以及知青广阔天地大有作为。绝然二元对立的认知固然失之轻率,一味扬善隐恶的举措也不免失之偏颇。

7.各地某些农村干部特别是兵团干部对知青(尤其是女知青)的戕害——在剧中,兵团上上下下的干部对知青关怀备至,农村干部也大都如此,杜牛二主任虽然有恶行,但最终仍天良发现。这完全迎合了编导温情主义和平主义的策略需求。但是,这么一来,知青历史中最黑暗的兵团某些现役军官及某些农村干部戕害知青的罪行被莫名“和谐”了。

8.知青大返城只是以空镜头(空荡荡的铁道)及老站长一语含糊带过——知青大返城,是知青上山下乡运动史最令人惊心动魄的一幕,也是终结知青上山下乡运动关键。但却是编导无法面对的一个反高潮,只好以一个空镜头与一句话就含糊带过,全剧至此戛然而止。令人瞠目。

 


曹小莉(北京知青,内蒙军垦兵团战士):

 林彪事件如同暴风雨

还没看剧前,了解到里面有些敏感事件被略去,如林彪事件。

林彪事件以及当时批判的“五七一工程纪要”,都是强烈冲击知青头脑的暴风雨。如果电视剧里只字不提,那它的内涵就很难深刻,它的概括就很虚假。林彪的“知青下乡是变相劳改”振耳发聩,引起人们的思考和心底怒吼,在那之后,我们心中不再虔诚和逆来顺受,想起军垦的强制劳动,“卖身为奴”的想法都出现了。何况“变相劳改”是从伟大领袖的亲密战友接班人的团队说出,这么重大的社会现象没有表现出来,起码是失却社会良知。

等我自己看完全部再评。评判这部电视,要看作者怎么表现那个时代,而不是听作者讲他的目的要如何如何。

老毛的“文革”天怒人怨,这是定论,如听他自己讲,那一定是这样的“文化大革命”“七八年搞一次”是十分必要的,于是就“搞一次七八年”,循环往复,贻害无穷。

至今为止看了二十集,我对比着我的兵团生活,我还没发现有那么多正直的女孩为出身不好的同屋仗义执言,最多不说话,躲着。不要说那种年代,就是今天,遇到是非,大部分人也是躲着绕着。如果有这么多正直的声音,“文革”能进行下去吗,哪有这么温情的时刻,资本家女儿被大伙爱护着,保护着,极“左”的女孩被全体共批之。我的小时候跳舞朋友有两个是资本家女儿,一个爸爸红八月被打后自杀,一个被整瘫痪在家。前者漂亮老实嫁了陕西农民,后者漂亮高傲,最后回城就业,家中财产归还,被高干子弟追逐,结了婚似乎还可以,两人都没上成大学。资本家的女儿和右派的女儿有可比性吗,一个是毛泽东指出的,民族资本家是人民内部矛盾,右派可是要翻天的,是人民的敌人。

 


徐彬(浙江建设兵团三师十团三营十四连、十二连兵团战士):

 我们不要过于“求全责备”

我还是没有下决心去看这本注定会引起争议的电视剧,但是在读了网上及不少看了该剧的知青朋友的观后感及评论之后,我觉得我们在评价该电视剧之前可能得先厘清以下几个问题:

一、我们讨论的对象是一个电视剧作品,它所反映的时代背景虽然和中国那段疯狂的政治、历史年代相关,但作为文学作品它只能按照其特定的时间、地点、事件、人物等线索及彼此关联性来展开情节,塑造人物,而无法做到通过一个电视剧本给以那个时代的所有的政治、历史事件一个全景式的描写,更难要求一个剧本写出符合所有知青认可的“上山下乡”经历和感受。我们温哥华的部分知青就曾经在讨论对知青的“青春无悔还是有悔”时出现过各种不同的思维角度,反映了作为过来人对知青经历对各自人生的影响的差异性。因此,寄希望一本电视剧能够经典地描述知青生活是完全不可能的。

二、对知青历史的反思和总结离不开对整个时代的反思和总结。虽然中共党史上的第二个“若干历史问题决议”中对“文革”采取了否定的立场,但是考虑到维护中共的根本利益,该决议对毛泽东的评价还是“三七开”,因此留下了对这段历史评价上种种“理不清、剪还乱”的宿疾,以致到今天为止,当局在文学创作领域对包括知青历史在内的“文革”题材还有众多清规戒律。换言之,“知青”电视剧的作者梁晓声是在这样一个特定的政治、历史局限性下创作了该剧,按照他的话说是,“无论再怎么努力,也只能做到什么程度,根本不能做到什么程度”,“要勇于承担局限性带来的各种各样的批评”。所以,我认为在中国创作自由还没有成为作家的权力的前提下,要“知青”电视剧的剧本创作、编导人员承担起完全还原历史、批判历史的重任对他们来说是不公平的。

三、对我们这些过来人而言,当我们的年龄都已经进入到“60”后,我们是愿意继续看到知青题材的创作继续长期属于禁区而无作品问津,还是愿意看到出现一个不完美,甚至引起争议的知青电视剧?我个人的选择宁愿是后者。事实上正是因为该剧的问世和引起的争议,才使那段几乎要被人遗忘的“知青”历史重新进入到人们眼帘,并通过对知青专题的讨论延伸到对过去的那个时代以及今天所处的时代的反思、对比、期望、拷问。而这些不正是我们所希望看到的结果吗?

总而言之,我个人认为我们可以对《知青》电视剧做出各种角度的评论包括批评,但在批评时,对同是知青梁晓声及他写出的《知青》电视剧不要过于“求全责备”。

 


华夏知青网不是赢利性的网站,所刊载作品只作网友交流之用
引用时请注明作者和出处,有版权问题请与版主联系
华夏知青网:http://www.hxzq.net/
华夏知青网络工作室